妈妈不能给我们做饭已经很久了,我们兄弟姐妹凑到一起的时候,还是会谈起她做给我们的那些美味。
一直在村里生活的妈妈做饭的原料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是没有丰富的调料,就连蔬菜的种类也就数得上的那几种,肉就更别提了,几十年来,除了中秋节和春节,家里是没有肉吃的。就算这样的条件,她也能翻出花样来让一家人吃得与众不同,而且味道鲜美。她做的无肉馅的饺子一直脍炙人口,记得高中时候有一次我带了同学回家,妈妈为了招待我的小客人,特意做了饺子。那次的饺子似乎连鸡蛋都没有拌,那个同学却一个劲儿地夸赞好吃。时间过来20多年,05年同学来京还在跟我提起那顿好吃的饺子,并且告诉我她特别询问了我妈妈的做法,回去告知她的妈妈,然而她的妈妈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那样的味道。妈妈的馒头在村里更是一绝,无人能比。村里人比不得城里,出门就能买到馒头,家家户户都是自己蒸馒头吃。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家的馒头总是比别人家的香得多,吃过妈妈蒸的馒头之后,我们大家吃谁家的馒头都不是那么回事,这种一直延续到现在。那时候,村里谁家突然来了客人,而他家的馒头又恰巧不够吃,总是到我家借几个馒头待客。过后,这家会用自家的馒头还给我们。然而这还回来的馒头谁都不喜欢吃,妈妈总是啥也不说,一个人来消化别人家还回来的馒头。
妈妈是巧手,她所做的面食不仅味道独特,造型也非常美观。她包的饺子和包子总是花纹均匀,就连那小小的猫耳朵都搓得跟别人不一样,一个个跟艺术品似的。女儿小时候不爱吃饭,妈妈最爱做些小玩意哄她最小的外甥女。到如今,女儿还在啧啧姥姥做的那些可爱又好吃的东西。
如今再也吃不上妈妈做的那些美味了,向往却是不可避免的。上次回家,大家一致认为姐姐应该得到了妈妈的真传,毕竟她呆在妈妈的身边时间最长,就撺掇她为大家蒸馒头。姐姐认真的去做了,大家吃到的馒头也很好吃,却一致认为那不是妈妈的味道。我每次做饺子和包子的时候也在努力回忆妈妈手把手教我的细节,力图跟她做得那么好,却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女儿在吃的时候也还在念叨姥姥做得还是比妈妈好。
妈妈现在已经连话都不能说,就连生命也只能靠流食来维持。我不知道她还有多少时日跟我们在一起,却感觉就在昨天,她还能在我们大家一起回家的时候围着灶台为我们忙碌,做出我们在各自家里吃不到的好东西。就在刚刚过去的那几年,我在做饭的时候遇到难题,还会打电话咨询于她,现在却只能靠自己了。然而任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妈妈那种完美的境界;任我怎么苦苦寻觅,都再也找不到妈妈的味道了。
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