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富裕
一上那辆小公共,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土”的味道。车上布满了尘土,人的身上带着从田里出来的泥土,小孩的头上有一层灰土,这一切让我又熟悉又陌生,一种亲切又悲哀的感觉涌上心头。
车行半道,上来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嫂,显然是穿着平时不多穿的新衣服。她往车里看了看,发现后面没有座位了,然后她看也不看,就坐在了布满灰尘的机箱盖上。售票员让她买票,她问了一声:“到光华多少钱?”就到裤子兜里去掏钱。这一情景真是久违了,城市女士的钱是不会装到裤兜里的,大家要买车票的时候,谁不是从肩上的小包里拿钱出来?一阵稀里哗啦之后,一张一百元的大面值人民币被拿了出来。讨价还价之后,她的路费被定在了一元钱。售票员找了她9张10元的票子和9张1元的票子,她把这一大把钱卷成一团重又塞到裤子兜里,这时她的裤子兜变成了鼓囊囊的。一路上她总是按了又按,按了好几次,不知道是害怕小偷偷了她的钱呢,还是钱装在这里大腿有点难受。
车到光华镇,那位大嫂下车了,在她下车的那一刹那间,我发现她的新裤子上粘满了灰土。
她是要到小镇上去赶集的,她所拿的那一百元也许就是他丈夫一个月的血汗钱,这一百元钱她可能只花去五十元钱就可以买到一家人好多天的菜,还有孩子的衣服和零食等等,剩下的五十元她会留到下一个逢集的日子再买好多东西。
这位大嫂让我想起了多少年以前我小时候的情景,那时候家里人去赶集也是带很少的钱买“很多”的东西回来,而且那很少的钱还要一层层地包起来,并且放在贴身衣服的专用小兜里。
小的时候在这块土地上长大,没有感觉。出去了好多年,目睹外面的各种变化。身在城市,夏天可以享受春天的凉爽,冬天可以吃原来夏天才有的青菜,世界也一天天缩小,美国人和中国人可以天各一方却面对面地聊着家长里短。
世界的快速变化,外面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我生长的地方的人们却感觉不到,而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也不会感觉到。他们问我在外面做什么,我往往没有办法告诉他们,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东西,当我告诉他们我在电脑公司上班的时候,他们传来传去的却是我在外面“打电脑”,当我告诉他们我做软件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我只好告诉他们我所做的东西就象他们所看的VCD盘一样。
我问过许多村里的人,多年来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没有,他们告诉我变化可大了,因为他们再不用饿肚子了,他们住上了贴白瓷砖的新房子,他们的衣服再也不用打补丁了,他们有了电视看,有的人家还买了VCD机……
在他们的院子里还系着用来耕种的牛,牛圈的旁边还扔着那汉朝就开始使用,一直沿用至今的耕犁。在他们的收拾得干净的房子里,除了上小学的孩子的课本外,找不到几本关于农业科学的书,甚至连一张报纸都看不到。
家乡的农民要求就是如此简单,他们就是如此好满足。在他们的眼里,富裕就是吃饱穿暖,富裕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不用去管神州六号上不上天,他们也不明白什么叫六方会谈。但是他们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他们很少抑郁,也很少过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