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牛斗
(2023-06-10 12:33:31)分类: 流水生活 |
一场牛斗
文/张林
班主任一早到班级,就冲老贾和老姜要部里给他俩寄快件的钱,老贾没说什么,从兜里掏出一块钱,给了班主任。老姜一向不识趣,推脱说,他钱破,待会儿再给。
班主任似乎早有打算,冲老姜道:“姜元波,你班费只交一百,还差一百,把那一百也交了!”班主任温和的语气,内里透着寒意。
老姜在努力地陈述他那些蹩脚的理由,上学年,他只待了半年,他不能交那么多,花多少,他交多少云云,没等班主任回应,嘴大舌长的王建臣便嬉皮笑脸不知深浅地抢白了一句:“你在家待半年,少花多少钱?让我们交一百,在家待半年,我们求之不得呢!”
这话,确实不该这么说,在老师面前,更不该这么说,吃饱了,没事找事。人家在家待半年,那是院领导批准的,人家有大专毕业证,再说,你王建臣没大专毕业证,在学院又待了几天呢?自己打自己嘴巴子,也不怪老姜在老师没走出教室就对他出言不逊。
“×你妈的,你还少耽误了?我半年没来,那是院领导批准的,你算干啥吃的?我看你虎逼玩意真有点儿自不量力!”
老师见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地掐上了,左不是,右也不是,回避了。
照理,王建臣应该做一点儿让步,给老姜一点儿安慰,这事也就连说带笑过去了,因为你王建臣虽然没有恶意,出于开开玩笑,但开玩笑的场合太不适当了。
不想,王建臣见老师走出班级,气汹汹地走近老姜,冷不防照着老姜的前胸就是一拳,老姜也不是让人的茬子,于是他俩便撕打在一起。
老姜人高马大,王哪里是他的对手,姜三拳两脚就把王建臣逼到了旮旯。他俩撕打在一起,我始终没有离开座位,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不是不负责任,我心里有难言的苦衷。
王建臣是安达的,我的老乡;姜元波是我们寝室的,虽然与姜有过不愉快,与其拉仗沾一身不是,倒不如置身事外,脱得个干干净净,最好由别人上前“力分斗牛”。
果然,丁英一声吼,扑上去,拽开了老姜,把危难之中的王建臣给推出门外!
惊心动魄的武打场面宣告暂时结束,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在了地上。
回到寝室,一些好事者,仍对姜王斗殴喋喋不休,议论没完,我的心情很复杂,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其背后存在阶级斗争。
小路在班级耍小孩子脾气,把同寝的人都搞得气闷的第二天,班主任便在第二天就从老贾、老姜要钱,这不是偶然的。当时,一定有人讨好班主任,背后打了小报告。
打小报告可谓一箭双雕——一来可讨好班主任,二来因几个破本子,我们寝室的人相互计较,班主任对我们一定有了看法。
这事,我敢断定:是老苑汇报给班主任的。课间,我亲眼看见他到小教部去了。曾在上一天,老苑就曾在小马跟前烧过火,好在火没烧起来,让小马四两拨千斤,平息可能引发的大矛盾。
班主任一早到班级就从老姜要班费,不是偶然的,这是习字本事件的连锁反应。没有人在暗地里做文章,不可能发生姜王二人的大打出手。
世上,最难测之莫过于人心。老苑的表面老实巴交,蒙骗了许多人,包括班主任。但是,我还是对鲁迅的话深信不疑: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蒙骗是暂时的,玩火终将自焚,这是生活的哲学和历史的结论。
(该文根据1994年12月23日的日记于2023年6月10日整理创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