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交通拥堵,治理其实很简单
(2021-03-17 11:58:55)
标签:
十四五财经企业文化 |
我们生活在各个城市,都希望这个城市更和谐更美好,房价低一点交通通畅一点,食品安全一点,社会治安好一点。
但是社会治理在国内缺乏研究,当然我们的相关部门可能也比较为难,但是我认为在合理的范围内,还是可以做一些积极的改进,比如说治理交通拥堵。
大家都知道北京是全国的首都,也被戏称为“首堵”。实际上对于北京的交通拥堵,我们现在采取的措施是限购,不让买车,限行不让你开车,我认为还是有其他的路径可以改善交通的。
我本人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北京的交通拥堵很多情况下,不是我们的道路不够,也不是我们的车不好,我们的道路虽然存在设计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是够用的,车况也是很好的,造成拥堵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的驾驶习惯不好造成的,说的白一点就是二把刀太多了。
限速80公里的三环路,有的人开到60迈就不加油了,而且这些人经常还占用着左侧的快行道,如果你要走就需要往右并道,第一不安全,第二也影响另外一路的通过率,所以你发现的三环路与四环路,经常出现走一段时间就出现堵车,好不容易过去了之后一马平川,之后再过一段又堵住了,二把刀聚堆。
还有就是车速够但是车间距太远了,之间间隔有的超过100多米,在后面的车干着急他也不动。
还有就是在等红绿灯的时候,三条车道的,红灯变绿灯了,其他两个车道已经过去几辆车,右边车道可能还没有动,以前手动挡的车有个油离配合的问题,现在基本都是自动挡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定是走神了,走神的人基本就是在化妆、吃东西、玩手机,变灯了没看见,过去好多车了没看见。
类似事件在国内交规里面都不全算违章,没见到谁因为这个被处罚,因为我们的城市交通立法理念需要调整。
我们现在的还是围绕安全来立法,其实市内交通这么低的限速,即使出现交通安全问题也很少会出现人身伤害,更多的是剐蹭。
所以我们应该修改立法理念,应该围绕畅通来立法,比如说路口红灯变绿灯,在德国如果不在几秒内把车加速到40公里/小时,算严重违章,因为你浪费了公共资源,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发现终身禁驾,所以在路口的时候就没有人敢走神,因为违规成本太高了,所以我们应该修改立法理念,以畅通为原则,把以上不好的行为全部定为违法。
然而在执法手段上面也很好解决,车上安装个行车记录仪就能记录下来这些违法违章行为,在处理的方式上面可以这样安排,凡事发现这种行为,立刻列入违章进行处罚,按照文化中提到的株连制度,处罚驾驶员的同时,株连驾校,从根源解决问题,驾校怎么可以让这样的驾驶员上马路,如果这个学校出现的频率比较多,这样驾校要整顿甚至停业,从根源上保证上马路的驾驶员必须是老手,以后贴上新手标签上路的一律不允许在马路上出现,新手就不允许上路。
大家都是知道在新加坡考个驾驶执照要一年的时间,在路上学在路上考,出来的都是老手
不能把一群杀手放在马路上,去献血,把别人的安全当做教训,那样太可怕了。
这样调整之后北京的环路,交通通过率我估算可以增高到20%-30%,另外由于驾驶习惯的改变,立法执法的严谨规范,也包括我们的驾驶技术真正得到提升,这样我们各个道路的通过率都会得到改善,交通拥堵在很大程度上会得到缓解。
备注:十四五规划编制报告购买点击“阅读原文”进行购买,咨询添加微信号:glbigdata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