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里,天天高朋满座,其中某天和一些文化界及企业界的诸多名人在一起。我真是命不好,干啥行当不行,偏偏研究个企业文化----明白人不稀罕搞,糊涂人搞不懂的玩艺儿。不管走到哪里,老是问题缠身,不懂的感兴趣问,懂一点儿的有兴致辩。经常是本想当当绿叶,衬托主人之美,可往往事与愿违,被拽到太阳地儿里晒,倒夺了主人的风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考题还是不可避免地来了。名人嘛,提的问题就个色,问起价值观的作用来了。题一入耳朵,我的酒立刻醒了大半,当时搜肠刮肚,憋得脸红脖子粗地,还是不知怎么答好,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喝起闷酒。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几口酒下肚,答案还是来了。
在座有一位老演员,说他回想到有一个时代,有人因为不愿当兵,就找人弄了个假体检证明,结果兵是没当成,可惜事情败露,全家名誉扫地,这位年轻人只好远走他乡。为什么?因为那个时代,不报效祖国可耻、做假可耻,这就是价值观,它告诉我们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怎么做才是对的,违背价值观的言行将被排斥,直至价值观趋同。久而久之,社会将充满正气,很多广受诟病的社会现象也会逐渐消失。可如今,我们习惯的场景是,小张不愿服兵役,找到大刘,大刘说小菜一碟,我哥们儿胖宋就是管这个的,结果三天后小张手持正规的体检不合格证明逃脱兵役,周围的人都说小张有本事,大刘够仗义云云……
整个社会的的价值观在改变,让社会道德底线一降再降,价值观的价值,究竟何在?
最近常常讨论企业负有社会责任的话题,我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生产有价值的价值观。1994年,默克公司创立100周年纪念时出版了一本书,名叫《价值观与梦想:默克百年》。你注意到什么了吗?书名根本没有提到默克做的是什么事。默克可以把书名定为《从化学品到制药公司:默克百年财务成就》,但是它没有这样做,反而去强调自己在100年历史里一直是由理想指引和激励的公司。1935年(在价值观宣言流行之前几十年),乔治"默克二世就阐述了这些理想。他说:“在(我们)这一行工作的人真正受到了促进医学进步、服务于之的理想的激励。”到1991年--过了56年、整整三代领导人之后--默克的CEO罗伊"魏吉罗用同样的语气说道:“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我们的业务成功意味着战胜疾病和协助人类。”有这些理想做背景,我们看到默克决定开发和捐赠美迪善这种药给第三世界国家对付"河盲症"(医学上称之为"盘尾丝虫病盲症")就不会觉得惊异了。第三世界有上百万人感染河盲症,这种疾病是大量的寄生虫在人体组织里游动,最后移到眼睛,造成令人痛苦的失明。一百万个顾客是规模相当大的市场,只是这些人都是买不起产品的顾客。默克知道这个计划绝对不会有很大的投资回报,(即使有的话),却仍然推动这个计划,希望产品检验通过后,某些政府机构或第三者会购买这种药品,分发给病人。但默克没有这么幸运,于是决定免费赠送药品给需要的人,且自行负担费用,直接参与分发的工作,以确保药品确实送到受这种疾病威胁的上百万人手中。当然,默克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他们做这样的事,对于普通公司,也许不一定非要这样做,但是,至少可以看到,默克的价值观,默克的理想——促进医学进步并服务于之。相信默克的理想影响了相当一部分人,默克不仅生产医药,不仅对医治人类疾病做出贡献,也生产了优秀的价值观,而且,是有价值的价值观。
做为企业,我们在抱怨社会道德日益败坏的同时,是否可以做点什么?是否可以从自己做起,开始生产有价值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