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2025-06-17 13:23:34)
分类: 人生感悟
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佛门有一副对联很有趣味:“夫妻是缘,善缘恶缘,非缘不聚;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小孩为什么到你家来投胎?佛家讲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关系。

     印光大师认为父母与子女的四种因缘关系,为报恩、报怨、偿债、讨债。“须知吾人从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所造恶业,无量无边。或我欠人之债,或人欠我之债。或我欠人之命,或人欠我之命。以彼此有负欠故,致所生儿女种种不一。有还债者,有讨债者,有报德者,有报怨者。汝今生虽居心事事甚好,岂多劫多生,通通皆无罪业乎。故人当有不如意之境遇,只可发忏悔罪业心,不可生怨天尤人想。若能发忏悔心,不生怨尤,则所谓逆来顺受,则后来之福,实难测度。”“当忏悔宿业,努力勤修,天发畀汝好子,光大门户。” 


     印光大师开示:儿女有还债、讨债者;报德、报怨四种因缘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二者报怨,三者偿债,四者讨债。 
  报恩者,谓父母於子,宿世有恩,为报恩故,来为其子。则服劳奉养,生事死葬,必使生则亲欢,祭则鬼享。乃至致君泽民,名垂青史,令天下后世,敬其人而并敬其亲。若曾鲁公、陈忠肃、王龟龄、史大成,(曾陈王三公、皆宋朝名臣;史公,清初状元,四公皆信佛、唯忠肃悟入甚深、以前世皆为高僧、故虽处富贵、犹能不昧本因耳。)今世之孝子贤孙,皆此类也。

  报怨者,谓父母宿世於子有负恩处,为报怨故,来为其子。小则忤逆亲心,大则祸延亲身。生无甘旨之养,死贻九泉之辱。又其甚者,身居权要,谋为不轨,灭门戮族(如明朝方孝孺),掘坟夷墓,使天下后世,唾骂其人并及其亲。若王莽、曹操、董卓、秦桧等是也。

  偿债者,子宿世负亲资财,为偿债故,来为其子。若所负者多,则可以终亲之身。若所负者少,故不免半途而去。如学甫成名而丧命,商才得利而殒身。

  讨债者,谓亲宿世负子资财,为讨债故,来为其子。小债则徒费束修聘金延师娶妻,及种种教诲,欲望成立,而大限既到,忽尔丧亡。大债则不止如此,必致废业荡产,家败人亡而后己。

谛观令子,恐是讨债而来。幸所负者少,故弱冠而去。当忏悔宿业,努力勤修。天必畀汝好子,光大门户。况孔子圣人,中年丧子。颜渊大贤,壮岁夭亡。原宪赤贫,子路殉难。夷齐饿死於首阳,伯玉穷困於卫国。将谓圣贤因修德而遭天谴耶,抑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耶。但责己德之不诚,勿问天报之祸福。能如是者,五福自然临门,六极决定避舍。谓予不信,有如皦日。须知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将非天以汝倡导净土,以此无福无寿之子,为汝作顶门一针。使汝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畏惧。人命无常,速如电光。大限到来,各不相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於此犹不惺悟,力修净业,则与木石无情,同一生长於天地之间矣。有血性汉子,岂肯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高推圣境,自处凡愚。遇大警策而不愤发,闻圣贤佛祖之道而不肯行。是天负人耶,抑人负天耶。祈垂慧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