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谈耳根圆通法门

(2025-05-24 14:47:56)
分类: 人生感悟
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谈耳根圆通法门

   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於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

   念佛必须摄心,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皆须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须摄耳谛听,字字句句,纳於心中。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大势至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者,即此是也;观音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者,亦即此是也。

无论行、住、坐、卧、声、默,都要字字句句,心中、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默念不开口,心中仍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与开口朗念无异。此为念佛最切要之妙法,且不吃力。《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耳能听得明白,则六根都摄无遗矣。如此而念,名为净念。净念能常相继,则可得念佛三昧矣。
 

  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而摄心之法,唯反闻最为第一。(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复刘瞻明书) 

 净土则具信、愿、行三,便可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永出生死。悟证者顿登补处,未悟者亦证阿鞞。所以华藏海众悉愿往生,宗、教知识同生净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恳心,故得感应道交,由是速成正觉。

  为今之计,宜屏除禅录,专修净业。于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圣号。或声或默,无杂无间。必使念起于心,声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乱。久之久之,自成片段。亲证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风。是以观音“反闻闻自性”之工夫,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净业。即净而禅,孰妙于是!

  选自印光大师文钞·与海盐顾母徐夫人书(代悟开师作)


   印光大师:若能返闻闻自性,娑婆当处即寂光

    闻性本具圆通常,动静寤寐总昭彰。
  若能返闻闻自性,娑婆当处即寂光。

   娑婆教体,妙在音闻。一念闻性,成佛根本。声有不生,声无不灭。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背本闻,循声流转。但求多闻,不解观心。纵持诸佛所说之法,不了自己能闻之心,则不能契会本有(本觉),领纳家珍。所以《楞严经》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观世音菩萨,往昔蒙观世音如来,教以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遂得入流亡所,证真圆通。诸人当于闻声之后,及未闻之前,返观此之闻性,为因声而生,随声而灭耶?为不因声而生,不随声而灭耶?如是观察,功纯力极,自然闻尘清净,闻性昭彰。则观音大士,不能独美于前。现未海众,皆得媲休于后。

  节选自印光大师:“上堂法语(六十七篇,出自原三编手抄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