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禅师: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师
(2025-05-17 11:56:45)分类: 净土故园 |
赵州禅师: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师
僧问赵州:“诸佛还有师也无?”师云:“有。”
问云:“如何是诸佛师?”师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如果不了解禅师之间机锋禅语的本义,又不知道赵州禅师还有对阿弥陀佛及念佛法门的肯定,以阿弥陀佛为十方诸佛之师,便斗胆认为赵州禅师否定念佛,那可真是误解并诽谤祖师,贻误后学,其罪何极!
古代禅师真的排斥念佛、藐视净土吗?今人因何产生类似的误解?近代高僧印光大师曾作过精辟分析:
此二种话,各禅书均一齐同录。前二语,凡一切人,皆常提倡。后三语,吾数十年来,未见一人言及一句者。前后所说,皆归本分。后三句,纵不会赵州之意,其利益比会得赵州之意更大。以虽不会赵州之祖意,乃是遵如来金口诚言之佛教。前二句,纵会得赵州意,也不过是开悟而已,其去了生死尚大远在。
何以一人之话,会不得当做实话,其祸莫测,而人人提倡?会不得当做实话,其利无穷,而举世无闻?良由最初未遇真善知识,不在己躬(亲自)研究,一闻希奇相似辟驳之话,则中心悦愉,常常提倡。亦足见世人根性陋劣,业障深重。都是机锋转语,向上一着,闻稀奇相似辟驳的话,则内心欢喜,常常提倡;而符合佛陀经教的平实话语,则视为草木蔽屐,绝不提倡。唯以表面上说佛不好,说三宝不好之话为实义准绳,大快此辈之心,喜自力而厌佛力,于是大加效仿,要学祖师高明,“不着相”,所谓“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不见六祖大师后文“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遂藐视戒律,乃至执性昧相,呵佛骂祖,言净土只在心中,拨无西方净土,讥笑念佛人是“心外求土”,不知心即是土,土即是心,心外无土,土外无心,心,佛,土,是三无差别。试问,地狱有否?若承认有(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是佛法最基础的正知正见,假若不信,安敢说自己信佛。),何独无西方净土乎?地狱、娑婆、净土,皆自心所现,亦皆有实在相状,此谓性相不二,理事一如。
——印光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印光大师:一切诸佛之师,原是阿弥陀佛
十方一切诸佛师,原是西方阿弥陀。
赵州冲口一句子,普令含识出娑婆。
参禅上士,学佛高流,欲得无师之智,须知有师之法。昔有僧问赵州:“十方诸佛还有师也无?”州云:“有。”问:“如何是诸佛之师?”州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夫一切诸佛,所证所断,悉皆平等,毫无差殊。故《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如何赵州说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师,且道意旨如何?若能了彻,何幸如之。如或未了,请专持弥陀圣号。持至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双忘时,忽然平地失跌,蓦尔翻身起来,方知赵州道本大方,语出格外,不动干戈,坐致太平。
一句南无阿弥陀,无尽法藏之总持。
信愿行三若具足,即生定得证菩提。
净土法门,彻上彻下,初机与后心共修。往生一事,资始资终,小凡并大圣咸趣。至圆至顿,最妙最玄。是华严末后归宗之一着,乃如来彻底为人之极谈。且勿论三关透彻,五眼圆明。纵饶证齐过去正法明,亦当亲近现在阿弥陀。其或参而未悟,悟而未彻。请将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做本命元辰。时时系念,刻刻提持。忽然能所双忘,顿见心佛不二。方知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从兹消业系籍,生如来家。安住三德秘藏,常享法乐。遍入十方刹海,广度众生。
——《印光大师上堂法语(六十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