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灵感录
(2025-05-14 09:06:15)分类: 净土故园 |
念佛灵感录
一、不谈世事一向称名
宋朝光孝安禅师,住清泰寺。定中见二僧倚槛相语,初有天神拥卫,倾听久之,散去。俄而恶鬼唾骂,仍扫脚迹。
询其故,乃二僧:初论佛法,次叙间阔,末谈资养。
安自是终身未尝言及世事。(莲池大师缁门崇行录)
按:讨论佛法,天神拥卫;若念佛者,诸佛护持。
念念在道,善神恭敬。散心杂话,恶鬼吐痰。
吾人终日常被鬼唾,何不一向专称佛名?
古德学佛,唯为生死;今人学佛,只作高谈。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孔子所叹。
二、鸲鹆念佛口生莲花
宋朝元佑(一八六—一九三)间,长沙郡人养一鸲鹆,俗呼为八八儿者也。偶闻一僧念阿弥陀佛,即随口称念,旦暮不绝,其家因以与僧。久之鸟亡,僧具棺以葬之,俄口中生莲华一枝。
或为颂曰:有一灵禽八八儿,解随僧口念阿弥。
死埋平地莲华发,我辈为人可不如。
又天台黄岩正等寺观师,畜一鸲鹆,常随人念阿弥陀佛。一旦立死笼中,乃穴土而葬之,舌端生紫莲华。大智律师为偈颂之,有立亡笼闭浑闲事,化紫莲华也大奇之句。(佛祖统纪,净土圣贤录)
按弥陀愿言:十方众生,称我名号,必生我国。
言众生者,上自天人,下至地狱,鬼畜虫蚁。
以此观之,此八八儿必生极乐,证大涅盘。
人而不知,知而不念,劣于畜生,可痛惜哉!
三、佛化大鱼度捕鱼人
阿弥陀佛作大鱼身,引摄渔人感应。(出外国记)
执师子国(斯里兰卡又称师子国),西南极目不知几里,有绝岛编居,屋舍五百余户,捕鸟为食,更不闻佛法。
一日,数千大鱼游来海岛,一一皆作人语,唱念南无阿弥陀佛。海人见之,不了所由,唯依唱言,名阿弥陀鱼。
有人唱念阿弥陀佛,鱼则近岸,频唱杀之而不去,肉甚美。
若诸人久唱,所执取者,肉味最上;少唱得者,肉味辛、苦。
一岛之人,耽嗜鱼肉,故以唱念阿弥陀佛名号为业。
初食者一人,寿尽命终,三月之后,乘紫云,放光明,来至海岛,告诸人曰:吾是捕鱼之中老首,命终生极乐世界。其大鱼者,阿弥陀佛化作。彼佛哀愍我等愚痴,化作大鱼,劝进念佛。若不信者,当见鱼骨皆是莲花。
诸人欢喜,见所舍骨,皆是莲花,见者感悟。断杀生念,阿弥陀佛,
所居之人,皆生净土,空荒年久,
执师子国师子贤大阿罗汉,乘神通往到彼岛,传说如此矣。(三宝感应要略录,净土圣贤录。)
按:不知信心,亦无愿心,唯嗜肉味,常称佛名。
以称名故,皆得往生,此是弥陀,本愿功能。
弥陀誓言,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弥陀今现,在世成佛,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四、曾为高僧再度沉沦
嘉善诸生支某,向负才名。康熙己酉(一六六九)夏赴嘉兴科试,白日见一鬼入腹中,遂仆地,发北方音索命;家人急具舟载回。
请幽澜寺住持西莲法师问曰:汝何方邪鬼,敢缠搅支相公耶?
鬼高声曰:吾非邪鬼,因有宿仇,因缘已至,故来索报。
西莲法师诘其故,曰:吾于明初为副将,姓洪名洙。主将姚君,见吾妻江氏美,起贪婪心。会某处贼叛,姚以老弱残兵七百,命余征讨。余力不能支,全军覆没。姚收吾妻,妻遂缢死。衔此深仇,累世图报。奈姚君晚年悔恨而修行,次世为高僧,再世为大词林,三世为戒行僧,四世为大富人,好施与,皆不能报。今第五世当戌酉连捷,以某年舞弄刀笔,害鬻茶客四人,冥府已削去禄籍,故吾得来索命。
西莲法师闻其言,有序劝之,许其诵经礼忏,以解怨仇。鬼唯诺,遂请西莲法师作佛事,支病顿愈。
后数日,复作鬼语,西莲法师责之。鬼曰:吾承佛力超生,断无反复。今来索命者,乃鬻茶客四人,非吾也。恐师疑吾负信,故特相报。言毕遂去。俄支某病发,不信宿而亡。(现果随录卷四)
按:曾为高僧及戒行僧,转世便迷,再度造业。
若其末路,能修净土,一世解脱,不贻后悔。
生死路险,轮回可怕。六道未出,难免堕落。
我等行人,借镜支某,誓生极乐,不蹈覆辙。
五诵法华,尼转生官妓。
欧阳永叔知颍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
问妓云:曾读法华经否?答云:失身于此,何暇诵经?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以此知僧言可信矣。
使此尼知西方法门,则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坠堕于妓,可不哀哉!
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门教人者,其济拔之功大矣,福报岂易量哉!(王日休龙舒净土文卷七)
按:出家为尼,已是难得;苦行卅年,更属不易。
唯仗自力,无他力持。烦惑未伏,再度沈迷。
余门学道,蚁子登山。念佛往生,风帆顺水。
不生极乐,尚在娑婆。一旦生西,永断轮回。
六、念佛婆子瑞应奇特
元朝至顺庚午(一三三),浙西连岁饥馑,杭州城中饿殍相枕藉,有司令坊正倩人舁弃六和塔后山大坑中。
有一婆子,兼旬不腐烂,每日居众尸之上。人怪之,搜其身,怀中有小囊,贮念阿弥陀佛图三幅。
事闻,有司为买棺敛焚之,烟焰中现佛菩萨像,光明烨烨,因此发心念佛者极众。(山庵杂录、净土圣贤录)
按念佛婆子,宗乘教理,一无所知,唯佛是念。
命终之后,瑞应神奇,确证往生,无可怀疑。
生前慧解,不及僧尼;身后果证,僧尼不及。
自力难脱,念佛易生,不可自负,误了前程。
七、崔婆作偈舌如莲花
宋朝东平梁氏乳媪崔婆,淄州人,为宣义郎元明乳母。平生茹素,性极愚,不能与同辈争长短。主母晁夫人留意禅学,崔朝夕在旁,但能诵阿弥陀佛,虔诚不少辍。不持数珠,莫知其几千万遍。
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年七十有二,得疾,洞泄不下床,然持念愈笃,忽若无事时,唱偈曰:
西方一路好修行,上无条岭下无坑。
去时不用着鞋袜,脚踏莲花步步生。
讽咏不绝口。问:何人语?曰:我所作婆婆。何时可行?曰:申时去。果以其时死,十月五日也。用僧法焚之至尽,舌独不化,如莲华然。元明,予友婿也。(夷坚志乙卷九净土圣贤录)
按大集经言: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古德云: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又云: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
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
八、愚痴无智合掌立化
清朝王痴头道士,直隶人,极愚。亲亡乏食,困卧敝庐,无所为计。或与之钱,莫辨多寡。陈道人收为徒,令日扫地拾柴,晚课佛号数百,礼拜炷香为度。王诵佛不成韵,每昏沉欲睡。陈以长竿击之曰:汝愚昧若此,尚不知精进耶?
如是者三年,一夕呵呵大笑,陈复击之。王曰:今日打我不得矣。诘其故,曰:师枯坐十八年,不知修法,若能如我老实礼念,早生西方见佛矣。
陈奇之,而莫测所谓。翌日,登峭崖,西向合掌立化。阇维,得舍利二。(染香集;净土圣贤录)
按圣道门者,极智慧,证涅盘。
净土门者还,愚痴生极乐。
圣道门者,自力也,难行也,万中无一。
净土门者,他力也,易行也,百即百生。
圣道门者,纵令圣人根性,尚须三祗百劫,方证极果。
净土门者,即此崔婆痴头,唯凭一句六字,往生成佛。
九,一槌一佛,留偈立化。
宋朝黄打铁,潭州人,打铁为生。每打铁时,念佛不绝于口。
妻曰:打铁本辛苦,再加念佛,岂不更苦?
黄答:此法极好,往日炉边觉火热,念佛则不热,打铁觉臂酸,念佛则不酸。
一日无疾,托邻人写颂云:
叮叮当当,久炼成钢。
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执槌立化,面不改容,异香芬郁,天乐鸣空,众所共闻。其颂盛传湖南,人多念佛。(佛祖统纪、净土圣贤录)
按:别无他能,只是念佛。一槌一佛,念佛不辍。
留偈立化,面不改容。异香芬郁,天乐鸣空。
念佛作务,两不相妨。士农工商,皆可模仿。
但愿如是,依样行持,寻奇觅巧,将成虚度。
十、念佛不绝棺上生莲
明朝莲花太公者,越人,一生拙朴,唯昼夜念佛不绝。命终之后,棺上忽生莲花一枝,亲里惊叹,因号莲花太公云。(莲池大师往生集)
按:愚痴无智,朴实无伪,心口忆念,生佛宛然。
日夜时处,念念不舍,终日娑婆,终日极乐。
虽在六道,已出三界。一生净土,永绝轮回。
念佛一法,方便直捷,善恶贤愚,毫不简别。
十一、信口称名滔滔不绝
清朝沈廷瑜居士,嘉兴人。性端谨,事必躬亲,而信口佛声,滔滔不绝。人皆笑之,皆所不顾。
如是数十年,自云:念佛愈能熟,处事愈详明。
年七十三,示微疾,忽语家人曰:佛来也,为我炳烛。手自焚香而绝。时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三月十九日。(染香集、净土圣贤录)
按念佛一法,行住坐卧,时处诸缘,悉皆不妨。
信口念佛,身是道场,任声称名,与佛同在。
随闲随忙,不忘念佛。念兹在兹,动静一如。
念佛愈熟,处事愈明;念佛心净,净则慧生
十二万蛇,念佛一齐超升。
明朝江西邹子尹祖为广东兵宪,有参将自知三世,因一世为蛇,二世为书生,三世即今职。
因提兵征洞蛮,过一山,谕军士曰:我宿世曾于此山为蛇,今欲进山视旧属,汝辈勿惊怖也。
入见洞中蛇无数,参将作蛇语谓之曰:我昔与尔并生于此,只因我能念佛一声,即得生人中,今为大将。尔等何不念佛,求脱此苦耶?
蛇俯首作受教状。
凯旋日,复入洞察之,则万蛇皆死,应以念佛化去矣。邹公闻而异之,述其事以传。(《西舫汇征》、《净土晨钟》卷十)
按:软动之类,至极无知,亦能念佛,脱离三涂。
可知念佛,殊胜简易,若不念佛,求脱无期。
念佛一声,得生人中。若愿净土,亦必往生。
弥陀誓言:恶道众生皆生我剎,悉使成佛
十三、万鱼念佛声动天地
刘成鱼:唐朝天宝年间(七四二—七五五),当涂渔人刘成、李晖载鱼往丹阳,泊舟浦中,李他往。
刘遽见船上大鱼,振须摇首,称念阿弥陀佛。刘惊奔于岸。俄闻万鱼俱跳跃念佛,声动天地。
刘大恐,尽投鱼于江。李至不信,刘即用己财偿之。明日,于荻中得钱万五千十五贯也,题云:还汝鱼值。(佛祖统纪卷二八)
十四、较量念佛佛像放光
唐朝善导大师(六一三—六八一)在长安西京寺内,曾与金刚法师较量念佛的胜劣。大师升高座发愿言:准诸经中世尊说:念佛一法,得生净土。一日、七日、一念、十念阿弥陀佛,定生净土。此是真实不诳众生者,即遣此堂中佛像,总皆放光。若此念佛法虚,不生净土,诳惑众生,即遣善导于此高座上,即堕大地狱,长时受苦,永不出期。遂将如意杖指一堂中佛像,像皆放光。(唐朝道镜;善道念佛镜)
按若人问曰:何等众生能得成佛?
断然答曰:念佛众生能得成佛。
念佛成佛,弥陀本愿,释尊所弘,诸佛所赞
十五、众见化佛引天童子
唐朝长安京姓,本为屠夫,因善导大师劝人念佛,满城断肉,京嫉恨之,持刀入寺,兴杀害意。善导大师指示西方现净土相,京即回心发愿,上高树念佛,堕树而终。众见化佛引天童子从其顶门而出,天童即其识神。(佛祖统纪卷二八)
按:弥陀救度,随时存在,随地存在,毫无条件。
何人皆是被救之人?何时皆是被救之时?
弥陀功德,回施众生,令诸众生,福慧具足。
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是故众生,不论何人,愿生彼国,即得往生。
前一篇: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指归净土
后一篇:华严感应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