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持名念佛即是实相念佛
(2025-04-19 15:02:05)分类: 净土故园 |
莲池大师:持名念佛即是实相念佛
【疏】教分四种念佛。从浅至深。此(持名念佛)居最始。虽后后深于前前,实前前彻于后后。以理一心,即实相故。
【钞】四种念佛,如前序中说。一称名。二观像。三观想。四实相。称名者,即今经(佛说阿弥陀经)。观像者。谓设立尊像。注目观瞻。如法华云。起立合掌。一心观佛。即观相好光明现在之佛也。若优填王以栴檀作世尊像。即观泥木金铜铸造之佛也。故云观像。观想者。谓以我心目。想彼如来。即观佛叁昧经。十六观经所说。是也。实相者。即念自性天真之佛。无生灭有空能所等相。亦复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是名实相。所谓我欲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是也。此四者,虽同名念佛。前浅后深。持名虽在初门。其实意含无尽。事一心则浅。理一心则深。即事即理。则即浅即深。故曰彻前彻后。所以者何。理一心者。一心即是实相。则最初即是最后故。
问:岂得称名便成实相。答:实相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经云: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何况今名理一心也。又观经第九。观佛相好疏。直谓观佛法身。相好既即法身。名号何非实相。
(摘自《弥陀经疏钞》)
蕅益大师云:“诸佛本从法身垂迹,固结缘种,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尊隆于教乘,举扬于海会,沁入于苦海,慈契于寂光,所以万德钦承,群灵拱极。当知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缘因,名法界缘起。”(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
【注释】拱极:如众星悉皆拱卫北斗星。 法界:指众生之心性,此心能生世间、出世间等一切诸法,故称为法界。
译文(大安法师)
阿弥陀佛本从法身垂示十劫成佛之迹,必定与众生广结法缘,令未种善根者种,已种者增长,已增长者成熟,已成熟者解脱,不断佛种,若世间出世间之功德利益,悉皆不可思议。信愿持名,横超生死,圆证三不退,补处菩萨甚多。乃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中,最胜尊隆,十方诸佛于本土同音赞叹宣说。释尊亦遍洒净宗甘露法雨,流入娑婆苦海众生的心中,令其信愿持名,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由事持而达理持,则慈契于寂光真如实相。所以十方诸佛万德慈尊,悉皆伸出广长舌相,钦承赞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皆拱卫阿弥陀佛,如众星悉皆拱北。十方无量菩萨亦皆愿生极乐,亲觐弥陀。
当知众生本具之正因佛性,必藉了因佛性之慧解与缘因佛性之修持,方能开启。了因之慧解与缘因之修持,即是全体法界。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故念一佛,即念一切诸佛;极乐是法界藏土,故生极乐一土,即生一切诸佛国土。极乐净土中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阿弥陀佛接受吾人忏悔,授他方菩萨成佛之记,予众生摩顶加持,垂金色手臂接引众生,一一无非全体法界,一一皆横遍十方,竖穷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互遍互融,事事无碍。故此念佛增上缘因,有大力用,得生净土,即名法界缘起正理。
印光大师:论持名念佛通实相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堕。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印光大师文钞·与徐福贤书)
“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余。”(增广卷第一复高邵麟居士书二 )
一心持名,为千稳万当之行。待至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 (印光大师文钞·复黄玉如书)
即持名而实相
观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欲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至于实相念佛,乃一代时教,一切法门,通途妙行。如台宗止观,禅宗参究向上等皆是。所谓念自性天真之佛也。
楞严一经,实为念实相佛之最切要法。然又为持名念佛,决志求生极乐,无上大 教。何以言之,最初征心辨见,唯恐以妄为真,错认消息。迨其悟后,则示以阴入界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乃知法法头头,咸属实相。既悟实相,则觅阴入界大之 相,了无可得。而亦不妨阴入界大行布罗列。所示二十五圆通。除势至圆通,正属持名,兼余三种念佛之外。余者总为念实相佛法门。以至七趣因果,四圣阶位,五阴魔境。无非显示于实相理,顺背迷悟之所以耳。
如是念实相佛,说之似易。修之证之,实为难中之难。非再来大士,孰能即生亲证?以此之难,固为持名念佛之一格量劝赞。了此而犹欲仗自力以断惑证真,复本心性。不肯生信发愿,执持佛号,求生西方者,无有是处。以实相遍一切法。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于持名识其当体实相,则其益宏深。外持名而专修实相,万中亦难得一二实证者。能得苏东坡,曾鲁公,陈忠肃,王十朋等之果报,犹其上焉者。
了生脱死一事,岂可以志大言大而成办乎哉?!宜自详审。是知实相之理,不可不知。息心研究楞严,则凡圣、因果、迷悟、修证之若事若理,明如观火。而自力佛力,持名实相之利益大小,亦明若观火。固当若自若他,皆期以即持名而实相。决不致以好高务胜,离持名以修实相。致使徒有修心,而无证果也。
(增广印光大师文钞·复吴希真居士书二)
念念返究自心
甚矣,佛恩之广大深远,莫能形容也。一句染神,永为道种。譬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能如是生信,是谓正信。尔宜勉之。
又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甘受损者,无往而非损。今之人每以世智辨聪之资,研 究佛学。稍知义路,便谓亲得。从兹自高位置,藐视古今。且莫说现今之人,不入己目。即千数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来,或法身菩萨示现者。彼皆以为庸常,不 足为法。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听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如是习染,切宜痛除。否则如贮醍醐于毒器中,便能杀人。
若能念念返究自心,不但如来所说诸法,即能得益。即石头碌砖,灯笼露柱,以及遍大地所有种种形色音声,无非第一义谛实相妙理也。谓古今无人者,何曾梦见。祈谛信而勉行之。
(增广文钞·复吴希真居士书三)
宣化上人:阿弥陀佛万法王
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释迦牟尼佛所说每一部经典,都是有人请法,惟独弥陀经没有人请法,为不问自说。为何没有人请法?因为没有人明白这种法。净土法门,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阿弥陀佛'四个字,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典。我在几十年前,念佛有感,而作了一首偈颂:
阿弥陀佛万法-王 五时八教尽含藏
行人但能专持诵 必至寂光不动场
阿弥陀佛虽然只是一句佛号,但是你能念佛的名号,一切法你都能明白了,所以说‘阿弥陀佛万法-王'。‘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教。这五时八教都在阿弥陀佛这四字里包藏著,所以修行的人只要能专心诵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定能到常寂光净土的不动道场里。
一般人误认为:念佛是老太婆所作的工夫,有智慧的人就不该修行。这是错误的思想。
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有智慧的人可修,愚痴的人也可以修,这法门是三根普被,三根是上根、中根、下根,都能得到加被。我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呢?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和观世音菩萨最有缘。观世音菩萨是普门示现,有三十二应身,一切众生和阿弥陀佛更有缘,因为阿弥陀佛是观世音菩萨的师父,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往昔在因地未成佛前,为法藏比丘,曾发四十八愿,每愿是接引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极乐世界只有男人,因为人是从莲华里生出来的。生在极乐世界的人,先托生到莲华胎里。我们一念佛,极乐世界的莲华蕊就长一些;念一句佛,花蕊就大一些;念佛愈多,莲华就愈大,等到大如车轮,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身来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我们的灵性置在莲华蕊里,莲华一开,法身即现,所谓‘花开见佛',莲华一开,就生出一尊佛来。极乐世界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土,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莲华化生,所以说:‘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我们所有众生念阿弥陀佛,就会生在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曾发愿:‘等我成佛时,所有十方众生,若有称我名号者,皆生我国,莲华化生,得成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在娑婆世界,若有人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来接引此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有偈云:
十方三世佛 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 威德无穷极
在将来末法时期,佛法会断灭,一切经典都会消灭,为什么?
因为众生没有福报,罪业太深,没有机会可以看见经典,不要说将来,现在的人,有些人眼睛没有毛病,但看经典的字不清楚,有所障碍,这都是业障,这等于末法,有眼睛而看不清楚佛法。末法时期,一切经典都会消失,且先灭楞严经,再灭其他的经典,但最后消灭的是弥陀经,多住世一百年,度许多众生;后仅剩‘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又过一百年,又度了许多众生;只剩‘阿弥陀佛'四字,再过一百年,连‘阿弥陀佛'四字也消灭了,那时佛法便完全断灭。弥陀经是佛不请自说,因为它太重要了。我们学佛法的人,遇到这种法门,不要轻易放过,如参禅的人,参‘念佛是谁?'足见我们过去都念过佛的,才知道参‘念佛是谁?'如果没有念过佛,而参‘念佛是谁',你根本就没念过。谁念佛呀?根本没有人念佛,怎么可以说‘念佛是谁?'所以由‘念佛是谁'这个话头,可以知道我们在过去生中都念过佛的,不过有的念多,念少,有诚心念的,有马马虎虎念的。我们应当勤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钞】四种念佛,如前序中说。一称名。二观像。三观想。四实相。称名者,即今经(佛说阿弥陀经)。观像者。谓设立尊像。注目观瞻。如法华云。起立合掌。一心观佛。即观相好光明现在之佛也。若优填王以栴檀作世尊像。即观泥木金铜铸造之佛也。故云观像。观想者。谓以我心目。想彼如来。即观佛叁昧经。十六观经所说。是也。实相者。即念自性天真之佛。无生灭有空能所等相。亦复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是名实相。所谓我欲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是也。此四者,虽同名念佛。前浅后深。持名虽在初门。其实意含无尽。事一心则浅。理一心则深。即事即理。则即浅即深。故曰彻前彻后。所以者何。理一心者。一心即是实相。则最初即是最后故。
蕅益大师云:“诸佛本从法身垂迹,固结缘种,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尊隆于教乘,举扬于海会,沁入于苦海,慈契于寂光,所以万德钦承,群灵拱极。当知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缘因,名法界缘起。”(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
【注释】拱极:如众星悉皆拱卫北斗星。
译文(大安法师)
阿弥陀佛本从法身垂示十劫成佛之迹,必定与众生广结法缘,令未种善根者种,已种者增长,已增长者成熟,已成熟者解脱,不断佛种,若世间出世间之功德利益,悉皆不可思议。信愿持名,横超生死,圆证三不退,补处菩萨甚多。乃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中,最胜尊隆,十方诸佛于本土同音赞叹宣说。释尊亦遍洒净宗甘露法雨,流入娑婆苦海众生的心中,令其信愿持名,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由事持而达理持,则慈契于寂光真如实相。所以十方诸佛万德慈尊,悉皆伸出广长舌相,钦承赞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皆拱卫阿弥陀佛,如众星悉皆拱北。十方无量菩萨亦皆愿生极乐,亲觐弥陀。
当知众生本具之正因佛性,必藉了因佛性之慧解与缘因佛性之修持,方能开启。了因之慧解与缘因之修持,即是全体法界。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故念一佛,即念一切诸佛;极乐是法界藏土,故生极乐一土,即生一切诸佛国土。极乐净土中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阿弥陀佛接受吾人忏悔,授他方菩萨成佛之记,予众生摩顶加持,垂金色手臂接引众生,一一无非全体法界,一一皆横遍十方,竖穷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互遍互融,事事无碍。故此念佛增上缘因,有大力用,得生净土,即名法界缘起正理。
印光大师:论持名念佛通实相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堕。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印光大师文钞·与徐福贤书)
“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余。”(增广卷第一复高邵麟居士书二 )
一心持名,为千稳万当之行。待至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 (印光大师文钞·复黄玉如书)
即持名而实相
观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欲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至于实相念佛,乃一代时教,一切法门,通途妙行。如台宗止观,禅宗参究向上等皆是。所谓念自性天真之佛也。
楞严一经,实为念实相佛之最切要法。然又为持名念佛,决志求生极乐,无上大 教。何以言之,最初征心辨见,唯恐以妄为真,错认消息。迨其悟后,则示以阴入界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乃知法法头头,咸属实相。既悟实相,则觅阴入界大之 相,了无可得。而亦不妨阴入界大行布罗列。所示二十五圆通。除势至圆通,正属持名,兼余三种念佛之外。余者总为念实相佛法门。以至七趣因果,四圣阶位,五阴魔境。无非显示于实相理,顺背迷悟之所以耳。
如是念实相佛,说之似易。修之证之,实为难中之难。非再来大士,孰能即生亲证?以此之难,固为持名念佛之一格量劝赞。了此而犹欲仗自力以断惑证真,复本心性。不肯生信发愿,执持佛号,求生西方者,无有是处。以实相遍一切法。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于持名识其当体实相,则其益宏深。外持名而专修实相,万中亦难得一二实证者。能得苏东坡,曾鲁公,陈忠肃,王十朋等之果报,犹其上焉者。
了生脱死一事,岂可以志大言大而成办乎哉?!宜自详审。是知实相之理,不可不知。息心研究楞严,则凡圣、因果、迷悟、修证之若事若理,明如观火。而自力佛力,持名实相之利益大小,亦明若观火。固当若自若他,皆期以即持名而实相。决不致以好高务胜,离持名以修实相。致使徒有修心,而无证果也。
(增广印光大师文钞·复吴希真居士书二)
念念返究自心
甚矣,佛恩之广大深远,莫能形容也。一句染神,永为道种。譬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能如是生信,是谓正信。尔宜勉之。
又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甘受损者,无往而非损。今之人每以世智辨聪之资,研 究佛学。稍知义路,便谓亲得。从兹自高位置,藐视古今。且莫说现今之人,不入己目。即千数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来,或法身菩萨示现者。彼皆以为庸常,不 足为法。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听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如是习染,切宜痛除。否则如贮醍醐于毒器中,便能杀人。
若能念念返究自心,不但如来所说诸法,即能得益。即石头碌砖,灯笼露柱,以及遍大地所有种种形色音声,无非第一义谛实相妙理也。谓古今无人者,何曾梦见。祈谛信而勉行之。
(增广文钞·复吴希真居士书三)
宣化上人:阿弥陀佛万法王
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释迦牟尼佛所说每一部经典,都是有人请法,惟独弥陀经没有人请法,为不问自说。为何没有人请法?因为没有人明白这种法。净土法门,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阿弥陀佛'四个字,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典。我在几十年前,念佛有感,而作了一首偈颂:
阿弥陀佛万法-王
行人但能专持诵
阿弥陀佛虽然只是一句佛号,但是你能念佛的名号,一切法你都能明白了,所以说‘阿弥陀佛万法-王'。‘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教。这五时八教都在阿弥陀佛这四字里包藏著,所以修行的人只要能专心诵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定能到常寂光净土的不动道场里。
一般人误认为:念佛是老太婆所作的工夫,有智慧的人就不该修行。这是错误的思想。
有偈云:
十方三世佛
九品度众生
在将来末法时期,佛法会断灭,一切经典都会消灭,为什么?
后一篇:益西彭措堪布:名号本身就是佛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