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2025-04-17 11:15:20)
分类: 人生感悟

离开一切念的心才是我们的真心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楞严经》开篇,阿难尊者为我们这些末法、愚钝、颠倒的众生作了一次当机众,来七处征心。阿难尊者总认为有一个心,结果被佛处处破斥,这个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在根内,不在和合。那在什么地方呢?《楞严经》中指出,我们众生无量劫以来之所以轮转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的这个识心、攀缘心。我们现在认为的心都是心意识范围当中的,所谓缘影心、攀缘心。这个心是虚妄的,是不真实的。如果我们把这个心认为是我们的真心,就彻底错了,“认贼为子”了。这个心是一个贼,是劫持我们功德法财的贼,但我们还把他作为自己亲生的儿子,保护得不得了,这就错了。
    我们每天的行为造作、筹划等等方面,都是我们的虚妄心。虚妄的、生灭的、攀缘的心最终只能把我们引向黑暗。所以我们要当体观照到这个八识虚妄心的虚妄相,观照到我们自性本有的那种实相涅槃的心,这才是我们幸福的源泉,这才是我们真理价值流现的地方,这才是我们修菩萨因、成佛果的动力源泉。我们的自性清净心就像虚空一样的广大,量周沙界,含裹虚空。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都在虚空里面,而这个虚空在我们的真心里面,而且是非常微小的,有个比喻,就像一个小小的片云在天空里面一样(楞严经:“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我们的真心是这样的大方广,是这样的无量无际,然而我们都忘了,却执著这个虚妄的八识心为真心,这就等于抛弃了大海,去认取一个浮沤、一个水泡当做全体的大海(楞严经:“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我们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

   所以谈现代人的心灵,就要了解心的缘起相、虚妄相、空性。离开一切念的心才是我们的真心。所以我们要提升我们的心灵,要首先明白这个问题。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对通常的价值观有一个重新的审视,对我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有一个重新的审视,对原来迷惑颠倒的那些东西,要有一个重新的矫正。


妄心如水泡,真心如大海,你选择哪个?

  《楞严经》:“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太空的起源),空晦暗中,结暗为色(物质的起源)。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身体的起源)。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灵魂的起源)。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迷中又迷)。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所谓颠倒,是知见的颠倒,即思想观念的错误,只能通过学佛修行去纠正!
  修行就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不以凡夫是非论是非。
  要想纠正颠倒之观念,首先要明白八颠倒的含义。八颠倒,指凡夫、二乘所迷执之八种颠倒见(知见)。即凡夫执有为生灭(苦空无常)之法为常、乐、我、净(凡夫四颠倒),二乘行者执无为涅盘(常乐我净)之法为苦空无常(无常、无乐、无真我、无净之断灭见)。其实,我们基本是“凡夫四颠倒”,远远谈不上“二乘四颠倒”。但不论凡夫还是二乘,只要发愿求生净土,八颠倒就迎刃而解,放弃苦空无常的娑婆世界(放弃凡夫四颠倒),回归常乐我净的极乐世界(转变二乘四颠倒),八颠倒即成八正道。可惜很多人不相信真有净土,岂能有真信切愿求生净土!
阿弥陀佛即是妙明真心,极乐世界即是一真法界,诸佛秘要即是一句佛号!
  是故,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一句佛号唯大悟者方能全提!
  佛号总持不动尊,念佛法门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往生净土获法身!
  楞严经:“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唯识学告诉我们,整个的十方世界,宇宙万有、日月星辰、物理世界以及我们的身心世界,这一切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那么问题来了:整个的世界,宇宙万有,日月星辰,山川人物草木,乃至我们的身心怎么样活着,这一切万象是第八阿赖耶识所呈现的现量境。
  《楞严经》上,佛告诉阿难:“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整个的虚空、整个的宇宙、无边的星球,在你真心里头、在我们的本体里头,不过是万里虚空当中的一点云那么微小。你看我们的心量有多大!——“虚空生汝心中,如片云点太清里”,更何况十方世界还依虚空所生呢!整个的十方世界还包含在虚空里头,而无边虚空、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色身、山河、虚空、大地,咸汝妙明真心中物)。就是说,整个的宇宙万有,如地球、星球、月亮、太阳等都在这个虚空里头。但是,佛说整个的虚空在你的心性本体里头,不过像万里青天里头一点灰尘而已。就是说我们的真如心量有如此之大。 那么,这样看来《楞严经》所提出来这个要点,跟唯识宗所讲的: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同一道理。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当我们一旦迷执妄想而为心的时候,我们就会执着我们这一念心在色身之内。圆觉经说:以四大假合,为自身相,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我们的心就离我们的真如本性越离越远,前面只是一念迷惑产生了对立,这时候从对立当中,一个能念的心,一个所缘的境,能所的交互作用,就创造一期的身心世界。
  这时我们就开始遗忘我们的真如本性,以这一期的身心世界当做我们生命的全部,却不知道这个色身乃至于外在的山河虚空大地,其实都是我们的真如本性暂时的显现而已,我们把外境光影当作是生命的全部,这是我们凡夫众生的颠倒处。
  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色法代表物质,物理,所以由这个色身开始,(外洎)向外一直扩大到,山河大地、整个地球,整个宇宙,虚空大地,(咸是)统统都是,妙明真心中变现的。
  就是说,你的身体生命存在,外面一直到整个的宇宙、虚空乃至各个星球、地球,整个世界,统统都是真如心里头的一点影像。你看这个真如心有多大。
  这个地方讲到如来藏性的现量境界。唯识也是讲这个道理。整个虚空万物,都是阿赖耶识的现量。《楞严经》就告诉你,三界之内统统都是一个真心的作用。为什么一切众生,将自己一个本来的真心不认,反而认了父母所生的肉身为自己。这是基本认识上的错误。其实,我们这个真心本体就像海洋那么广大,而我们执着的肉身、色身,不过是大海上冒起来一个小小水泡!这个水泡算什么呢!所以要我们放下身心,归到整个的大海。这才认识到真心。
  《楞严经》这几句话就是“话头”啊,佛说你的心量有这样大,譬如百千大海,我们真心量那么大。我们现在的身体,不过大海里头的一个小水泡而已,你为什么抛弃自己那大海般广阔的真心,只抓住这个小水泡当成大海呢(目为全潮)?你们的见解错了,错认水泡就是整个大海,认为一点水泡就代替了整个海洋(穷尽瀛渤)。你们不知道你的身心圆明,你的真心,本来是圆满光明的。不动道场,原来就没有动过。于一毫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现在的科学家也同意这个说法,我们一根头发,等于整个宇宙的组织,大小不分。学植物物理科学的人知道,任何一片树叶, 你要分析它的组织和成分,比一个原子工厂还要大。所以说一毫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晓得我们的真如本心有多大。
现有的虚拟技术、虚拟眼罩,就已经做到以假乱真了。人戴上一个小时就不辨真假,迷失自我了。我们的六根就是虚拟眼罩,欺骗我们无量劫,哪能容易解脱?所以必须信愿念佛,发愿往生净土,究竟成佛!
  佛就是教导众生认识这些以假乱真的幻象,不要被这些幻象迷惑,从而通达无为法,返本归真!
由此可见佛教的境界是多么高远!胸怀是多么宽广!利益是多么重大!

  【附录】托佛名号,显我自性
  大安法师
  “无量寿”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无量的功德当中有两个核心功德:一个是无量寿,一个是无量光。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正报,以正报来摄依报。在正报当中,阿弥陀佛为主,净土的菩萨、声闻、天人为伴,以主摄伴,所以一看“无量寿”三个字,就包含着西方极乐世界全体的依正庄严。
  我们接触净土法门,首先谈事相,你相信有无量寿佛、有极乐世界这个“二有”。在事相上接纳之后,我们才会从心性上去思惟理上的东西。
  “无量寿”亦是一切众生本具的寂定功能。无量寿佛又称为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等十二光如来,说明我们契证了无量寿之体,从体起用,就会有光明。“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所以“无量寿”是我们自性寂,“无量光”是我们自性照。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寂照不二,寂照一如,也就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
  我们如果回光返照,一切众生都有无量寿,无量光寿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性德、本觉。那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施设无量寿的名号,就是依据着众生本具的无量光寿的性德来施设的,他是同构的。那一切众生借助着果地上已经成就的无量光寿的德能的名号,才能够显发本具的无量光寿的性德。这就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

念佛法门之心要

    净宗与通途法门迥异的特质在于阿弥陀佛的果觉愿力作为一种超验的存在,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等众生有着一种隐秘而实存的互动关联。这种关联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有如是的表诠:“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意谓阿弥陀佛以众生界为所化之境,能化的阿弥陀佛法身普遍地渗入到任一众生的念头中。法身内蕴报身与化身,是故吾人介尔一念,全体具足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于是,当吾人心想阿弥陀佛相好或持念万德洪名时,这能念能想的心便具足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佛的相好光明就从我们能念的心中显发出来,那么吾人能念佛的心当下就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揭念佛法门之心要,彰显念佛成佛之妙用。吾人一念具足十法界。是心作天,是心是天;是心作畜生,是心是畜生;是心念佛号,是心即佛。是故,我们的心系念六字洪名,那么阿弥陀佛遍知法界事理性相如大海般的深广智慧,就在吾人念佛的每一念中启发出来。
    这段经文彰显真善美慧钩锁相连之意蕴。我们以至诚心忆佛念佛,这是真;所念的是佛法界,这是至善;具真善便自然显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美;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有真善美的性德显发,便会开启智慧。即谓阿弥陀佛遍知法界事理奥藏的深广智慧,便从忆佛念佛心中生发出来。证知信愿持名即是真善美慧。阿弥陀佛借助六字洪名,向九法界众生传达真善美慧的文明,将众生从假恶丑愚的沼泽中拔济出来,安顿到常乐我净的涅槃净土。净土法门彰显诸佛度生出世之本怀,乃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至极圆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