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国学大纲》之“西行取经三大关”:
(2025-01-24 16:34:29)分类: 人文关怀 |
钱穆《国学大纲》之“西行取经三大关”:
当时中印交通,多由西域。第一难关,就是流沙(沙漠)。法显法师《佛国记》记载:沙河中多热风,遇到则难以幸免。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四周,眺目远望,不知道以什么为指标(路标),不得已,只有以路途中死人的枯骨作为路标。
慧立法师慈恩传记载到:“莫贺延沙漠长八百里,四顾茫然,人马绝迹。到了夜里则妖魅举火,灿烂若繁星一样。白天则惊风卷沙,像下雨一样。心中无所畏惧,但是苦于水用尽。四夜五日,无一滴霑喉,口腹干燥,几乎命绝。
第二难关,就是翻越大山岭。法显传记载:葱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砂砾,山路艰难危险。壁立千仞,不得不凿石通路,有的地方还需要架施梯道,总共度过了七百多所这样的地方。又悬绳索过河,数十余处。
第三难关,是帕米尔东界的雪山。《佛国记》记载,南度小雪山,山多夏积雪,从山北过,大寒流突起,人皆打颤,慧景口吐白沫,对法显说:“我活不了,你就自行前去,不要一块都死在这。”于是便圆寂了。法显悲号,奋力向前,才得以过山岭。
昙无竭传记载:小雪山瘴气千重,层冰万里。下有大江流奔急如箭。在东西两山腰间,系索为桥,每十个人过一次,到彼岸后,举烟为标识,后人见到烟,知道前面人已经度过,然后再接着过。若久不见烟,则知道是暴风吹索,人已坠落到江中。又过一雪山,悬崖壁立,没有下脚处。石壁上有以前人留下的模糊的小木棍孔,处处相对。每个人拿四个木棍,先拔下面的木棍,右手攀抓上面的木棍,这样轮流替换攀岩,三天才过。到平地后,检查同行的人,失踪了12个人。
海路求经
海路稍微比陆路要好一些。但当时舟船太小,驾驶拙劣,那么他的艰难程度也不低。所以法显东归,漂流数岛,三次换船,三年才到,在海上航行的日子超过二百天。中间船客遇风,以为是载了和尚不吉利,商量把法显大师仍到海里。(见佛国记)
求那跋陀罗绝淡水五天(见《梁高僧传》),
不空遭遇黑风二十天(见《唐高僧传》),
道普船破脚受伤,承受剧痛而亡。(见《梁高僧传》、《昙无谶传》)
常愍遇难不退缩,后来随波而没(见《求法高僧传》)
以上只不过是路途中的艰难。等到了异国,风土不一样,习俗不一样,居无定所,所遇的困苦可想而知。
义净法师写道:“独步铁门之外,亘万岭而投身。孤漂铜柱之前,跨千江而遗命。或亡餐几日,辍饮数晨,可谓思虑销精神,忧劳排正色。致使‘去者数盈半百,存者仅有几人’。设令得到西国,以大唐无寺,飘寄栖然,为客遑遑,停托无所。”(《求法高僧记》)。
“倘以此习惯看佛经,则未得其益,先获其祸。深可痛伤。以这种习惯读儒书,尚获大罪。倘以此习惯读佛经,则其罪不更大乎。若能竭诚尽敬,则罪业日消,福慧日增。近则现生往生西方,远则将来圆成佛道。我愿同仁,纳此刍荛(劝言),则现未之益(现在外来之利益),悉皆亲受矣(都是自己享受)。
”
偶然看了一位三藏高僧的求法诗,读之令人感动…
《唐义净三藏法师取经诗》: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我们看<西游记>看得嘻嘻哈哈,可是实情又有多少人知道?
“去人成百归无十”,玄奘离开长安有近百人随从,而回到长安的时候,却不到十人!“后者安知前者难”啊!
多少高僧为了成就我们今天的佛缘,在求经半路死去?一去没回头。
多少高僧为了我们今天随便扔在一边的经文,磨损筋骨,受尽折磨……为了众生的法身慧命,为了佛法的弘传,无数祖师大德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佛法的延续……
玄奘取经,行程5万里,历时18年!在整个路途,遇到无数的险情。在哈密的五座烽火台,遇到五百里险厄,
黄沙漫漫, 又缺饮水, 四天五夜,
几乎全部殒绝,
只靠祈祷观音弥勒才得出离险境;在阿克苏,翻越大雪山, 吃住在冰上, 说话声音稍大即引起雪崩,
同行人十有三、四被冻死,七天七夜才得通过;在遇空峪的铁索桥,雾露成烟,须一个人先过桥,到达对面山顶,起火为号,才能继续前进,结果过了一部分人后,铁索桥突然断裂,桥上的人都丧命深壑。其余的艰险更不用说了,匪盗自然是经常遇见,饥寒交迫、餐风饮露,成了家常便饭;遇到大雪纷飞,人被雪淹,命在须臾,顷刻大雪封山,冰山一倒,野兽都难以生存,何况是人呢!
读了这首诗,我很惭愧!我为我自己犯的慢法罪而深深自责惭愧!这么多年来,我有时把经书放在床头上,有时睡着躺着看,甚至去过厕所手也不洗就拿起来看……很多经文都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随便看看。毗卢遮那如来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
我欣幸现在能有如此福报,我手上拿着的经文多么沉重,都是过去高僧大德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在古代能等到一本经文多么艰难,现在我们轻易拥有…而我却对法宝不重視,懒惰、放逸、愚痴!我为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却不去好好学法感到罪恶感,怎么对得起高僧大僧用头目脑髓换来的佛法?
现在我手上这本经文,托付了多少生命?托付了多少血泪?有多少人梦寐以求也求不到。
各位,经文字字皆血泪啊!现在的人就是往往将经容易看!
有这么一个记载:
‘昔有高僧。跪诵法华三十年。忽见一青衣童子谓曰。师诵法华甚久。但每度洗手。蘸水而已。不如法净洗。秽触法宝且当受罪。僧悚然曰。得何罪报。童子曰。当堕粪蛆。言讫不见。僧大恐。后乃净洗如法。’
有位高僧,跪着诵读法华经有三十年了。一天忽然看见一位身穿青衣的童子对他说:‘法师你读诵法华经很久了,但是每次洗手都只是蘸水就算了,洗手不如法,手上还有脏秽就触碰法宝,这样应当受罪报。’
这位高僧听了后,悚然问:‘这样会得到什么果报?’
童子对他说:‘以后会堕落成粪蛆’
这位高僧听了后大恐,之后都如法洗手。
(洗身咒:唵,贺曩蜜栗帝,莎訶。/
净手咒:唵,主迦剌耶,莎訶。)
我从那次反思以后,经文都是恭奉着的,看经最不济都要端正坐看,要不就是跪着,站着来读。
每次读经之前都会洗手,念七遍“洗身咒”,七遍“净手咒”,漱口等等…
绝不敢轻慢法宝!
前一篇: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新标点版)
后一篇: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新标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