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生净土取决于愿力,有愿必生!

(2024-11-05 09:27:32)
分类: 净土故园
往生净土取决于愿力,有愿必生,随愿皆生!

《佛说阿弥陀经》云:“我见是利,故说此言,汝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求生彼国”;“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云:“若诸有情,闻彼西方无量寿佛清净佛土无量功德众所庄严,皆应发愿生彼佛土。”“得闻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功德庄严,若已发愿,若当发愿,若今发愿,必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诸佛世尊之所摄受。如说行者,一切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是故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一切皆应于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深心信解,发愿往生,勿行放逸。”(《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经云: “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来。”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佛说是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时,无量众生皆悉发愿,志求生彼极乐世界。于时世尊赞言:善哉善哉!如汝所愿,必得生彼国!”
十种信
  欲了生死,修行净业,当发十种信心,念念不忘,决生净土,得不退转。一信佛所说法,金口诚言,真实不虚。二信凡夫在迷,识神不灭,六趣(六道)循环不息。三信此土修行,未得道果,不免轮回。四信未出轮回,虽生天上,不免堕落。五信极乐世界,众生生者,永无退转。六信众生发愿,愿生净土,决定往生。七信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弥陀佛神通光明,摄取不舍。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恒沙诸佛,同以神力,时常护念。十信既生净土,寿命无量,一生当得无上菩提。于此十种能深信不疑者,必得上品上生。(《净土指归集》)

发愿即能往生
  (一)祖论:愿生即生 
下面这个问答更显示世尊劝愿往生西方净土的含意。这个问答有理论,也有实例。首先来看问。 

问:“‘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据此文意,世尊之所以劝勉众生发愿,乃能得生彼佛国土故。然者此经之外,或祖论,或实例,可有证据?” 

问的意思就是说,世尊既然在这段经文劝勉众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够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但是除了《阿弥陀经》这部经有世尊的劝愿往生以外,净土祖论有祖师的劝勉吗?或者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实例之中,有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真的往生吗?如果有,那么有佛经祖论的证据,也有愿生实例的证据,那我们就对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件事,内心就会更能踏踏实实,生出切愿之心。所以设这个问答,用意在这里。我们来看答案。 

答:“有愿皆生,祖论实例,皆有所证,如下引述: 

一者援引祖论为证。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云: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则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先援引祖论作证据,首先引用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所开示的。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引用经文的意思,说这段话,“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则入正定聚。”这段话就是在说出,只要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一定进入正定聚,实在说得很好。“若有人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国土清净安乐”,也就是听闻《阿弥陀经》世尊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说法庄严、正报庄严,“克念愿生”就是心念生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得往生”。昙鸾大师实在说得太好了,而且最后这句话才是重点,“则入正定聚”。那么听闻阿弥陀佛的国土清净安乐,心中生出愿生之心,亦得往生,当下就进入正定聚。请问诸位菩萨:这个进入正定聚的净业行者,是平生或是临终或是死后?平生!昙鸾大师这段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如果你肯听昙鸾大师这段话,你绝对会在心中发出真正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愿。听到善知识开示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安乐,一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当下就进入正定聚。这样的道理,若无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说出来,我们也不知道净土教法的道理深奥殊胜到如此的地步。所以不是临终你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会往生,在平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已经往生决定了。 

那也许你会进一步问我这样的问题:“师父!不过我现在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可能我三年后、五年后就放弃了,就不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如果是这样,就表示你现在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做到切愿。请问诸位:三年后、五年后你会放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不会的。三十年后、五十年后你会放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不会啦,若放弃就惨了。所以你切愿在现在平生做到,我跟你说,你就已经往生决定了,平生业成了。昙鸾大师这段话说得太好了,这是净土法门很微细的观念。 

一般修学净土法门念佛的人,都是念千念万,一直期待盼望临终那一念的正念,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信、愿、行往生三法的愿,你在平生做好切愿,事实上就已经往生决定了。“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确实净土教法不可思议。 

下面引用莲池大师的开示法语,更是殊胜。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云:“但有愿者,无一不生,方知愿力如是广大,焉可不信?焉可不愿?” 

只要有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往生。莲池大师开示的话,你要相信吗?要!跟莲池大师学习(掌声)。 

假使说我若是阿弥陀佛,我西方净土,是五劫思惟发愿所建立,是兆载永劫修行所成就的,当然目的就是希望十方的众生来我的净土世界,我的愿行辛苦才越有意义。所以只要有人愿意来我的清净西方佛国,我一定在他的临终,救度他、接引他,“但有愿者,无一不生”!佛的心就是如此。师父经常说,我们建造本愿山弥陀讲堂,就是希望十方的众生,来我们本愿山弥陀讲堂念佛修行,人人登上阿弥陀佛的法船,人人被阿弥陀佛载运到清净的西方佛国,所以任何人我们都欢迎他来本愿山弥陀讲堂念佛修行,人越多越好,表示越多人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所以,人间的道场是如此,西方极乐佛国更是如此。 

“方知愿力,如是广大,焉可不信,焉可不愿?”既然愿力是这么的广大,怎能不信呢?怎能不信《阿弥陀经》世尊所说的依报庄严、说法庄严、正报庄严呢?怎能不发愿求生净土呢?莲池大师开示的法语,实在说得很好。 

下面引用彻悟禅师开示的语录。 

彻悟禅师《彻悟禅师语录》云:‘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 

这段法语,彻悟禅师也说得很好。彻悟禅师是中国净宗的第十二代祖师,很会讲经,法缘很好,广度无数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彻悟禅师跟我们说,一定要相信“愿生即生”,要相信,只要你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一定能往生!所以说“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经文就是指《阿弥陀经》的经文。 

《阿弥陀经》云:“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所以,何时发愿,何时往生——过去已经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已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现在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现在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往生决定,人还在娑婆人间,但是心已经在西方佛国,是这样的意思。“当”是未来。未来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未来当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是属于“今发愿、今往生”这类的众生。如果我们过去有修学阿弥陀佛净土教法没有成就往生,是因为没有发愿,不要紧,我们做到今发愿今往生,现在此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现在此生往生决定,好不好?(众答:好!) 

你们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那我跟你说,你往生决定了!现在决定,不是临终决定,因为你现在这份愿生心,就使你往生决定。彻悟禅师教我们这样信——信“愿生即生”。 

下面引用元晓大师的开示。元晓大师是韩国人,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净土高僧,对净土经典的注解也有很多。元晓大师在《游心安乐道》这段开示也说得很好,让我们明白,有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往生。 

元晓大师《游心安乐道》云:“心是业主,受生之本,临终之心,犹如眼目,能导一切业。若临终心恶,能引一切恶业;若心善者,能引一切善业。如龙所行,云即随之,心若西逝,业亦随之。” 

说得实在妙。“心是业主”,业就是造作的意思,你的心就是你的真主人,你的心想要做什么,你的行为就会造作什么,譬如你想要行善,你的行为就做出善行,你想要为恶,你的行为就造出恶业,所以心是业主。“受生之本”,你要去六道轮回,还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看你这一念心。“临终之心,犹如眼目,能导一切业。”临终的时候,你的心能够引导你造作一切。“若临终心恶,能引一切恶业”,所以临终是非常重要的时刻,临终的内心若起恶念,那么会引发一切恶业。“若心善者,能引一切善业”,所以临终念佛是善中之善最极上善。也许你会说:“师父,我有可能临终佛号念不出来。”佛号念不出来,能在心中想得出来也是念;再来,临终有善知识,在旁边为你助念,你纵然念不出声,耳闻心念亦是一样。所以,为什么净土宗很注重助念?就是要成就很多人在临终能起佛号的正念。 

下面说譬如的话,“如龙所行,云即随之”,龙飞行到哪里,云就跟随到哪里。 

下面这二句话才是重点,“心若西逝,业亦随之”,你的心若有想要往生西方,你的行为自然就造作往生西方的行业。你有心要往生西方,你自然就念佛,对不对?意思就是如此。你有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就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逝”是去的意思,所以“西逝”就是西去,也就是往生西方佛国。诸位菩萨!师父再问一遍,你们有心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众答:有!) 

       (二)实例:愿生即生 

二者援引实例为证。志槃大师《佛祖统纪》记载,唐朝自觉大师,居住在平山重林院,为鬼神说法三年,屡次有祥瑞感应。曾经发四十八愿。因观世音菩萨之大悲,而见阿弥陀佛,于是率众建立佛剎,铸造观世音菩萨圣像四十九尺。 

有一天,自觉大师俯伏在观世音菩萨圣像前,发愿说:“圣相已就,梵宇已成,愿承圣力,早登安养。”当日夜中,忽然看见金色祥光二道,佛及菩萨左右随之,佛垂手按自觉大师的头说:“守愿勿易,利物为先,宝池生处,终当如愿。”后十一年看见一个人,形貌似天王,云中出半身,告诉他:“安养之期已至。”即于像前,跏趺而化。 

这一则公案师父写得较白话,所以刚才这样读过,大家就了解意思。《佛祖统纪》是志槃大师所编撰。这则公案说,唐朝这位自觉大师,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很虔诚,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而见到阿弥陀佛,所以率领大众建立佛剎,铸造观世音菩萨圣像四十九尺,很大尊。 

有一天,自觉大师就是俯伏在观世音菩萨圣像前,如此的发愿:圣相已经成就,佛寺也已经建立了,愿意仰靠圣力,早一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觉大师这样的心愿,值得我们效法。诸位菩萨!我们学自觉大师,早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好不好?我们本愿山也已经快建好了,讲堂也即将成就了,希望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早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好不好?(众答:好!)

自觉大师这样的心愿,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围绕他,阿弥陀佛垂手按自觉大师的头,跟他说四句话。这四句话,诸位跟着我来念一遍,阿弥陀佛实在说得太好了。你若像自觉大师这样发愿,我相信阿弥陀佛也会这样跟你开示。 

“守愿勿易,利物为先,宝池生处,终当如愿。” 

你要将你所发的愿好好守持,千万不可改变、不可退失愿心;你要广度众生为先,将来你会往生在七宝莲池之中,满你往生净土的心愿。 

阿弥陀佛跟自觉大师说的这四句话说得好不好?实在很好,南无阿弥陀佛(掌声)。所以你有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定会满你的心愿接引你吗?会!自觉大师这个公案,就跟我们说得非常的清楚。 

经过十一年,自觉大师看见一个人,形貌似天王,在云中出半身告诉他:“安养之期已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间已经到了。自觉大师就在圣像之前,“跏趺而化”。坐着往生了,有没有殊胜?太殊胜了。 

这个公案说出,有心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在平生就决定或是临终?平生。因为自觉大师是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的十一年之后,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这个公案带给我们很大的信心,希望大家好好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的勉励“守愿勿易”,千万不可退失往生的愿心,知道吗?(众答: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