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宝积经论梦幻观

(2024-10-22 09:24:23)
分类: 世间如梦

          大宝积经论梦幻观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三

  北齐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十三:六界差别品第二十五之一

 

诸根如幻、境界如梦

大王!如人梦中与诸婇女及众人等共相娱乐(梦中与冤共斗;梦中为鬼所娆心生恐怖;梦中见于国中第一端正最胜女人,于彼女边得闻微妙可爱音乐;梦中亲爱别离,生大苦恼悲号啼哭;梦中闻不了句义声;梦中自身饥渴,得百味馔恣意而食;梦中与最胜之女共相抱持;梦中自持热铜鍱缠被其身;梦中见身根坏不觉诸触;梦见幻师幻作五欲,己身与彼围绕共相娱乐;梦中梦见大水漂荡,己身妻子眷属既见漂已,心生无量种种忧恼;梦中自见己身饮酒惛醉无所觉知等二十种现象,反复宣说,此不赘述),是人觉已,忆念梦中众人婇女(等事)。大王!于意云何?梦中所见是实有不?”

  王言:“不也。”

  “大王!于意云何?是人所梦执谓为实。是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所见众人婇女(等事)毕竟是无,亦不可得,何况共相娱乐(等感受)。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

  佛言:“大王!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见可意色,眼见色已心生执着,生执着已起于爱重,起爱重已,生染着心,生染着已,作染着业,所谓身三、口四、意三种业,造彼业已,即便谢灭。是业灭已,不依东方而住,亦复不依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而住。如是之业,乃至临死之时最后识灭,见先所作心想中现。大王!是人自分业尽、异业现前,大王!如似梦觉念梦中事。如是大王!最后识为主,彼业因缘故,以此二缘生分之中识心初起,或生地狱、或生畜生、或生阎魔罗界、或生阿修罗处、或生天人中。前识既灭,生分识生,生分相续心种类不绝。大王!无有一法从于此世至于他世而有生灭。见所作业及受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亦无受报者。大王!彼后识灭时名为死数,若初识生名为生数。大王!彼后识起时无所从来,及其灭时亦无所至。其缘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业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死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初识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生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何以故?自性离故。彼后识、后识体性空,缘、缘体性空,业、业体性空,死、死体性空,初识、初识体性空,受、受体性空,世间、世间体性空,涅槃、涅槃体性空,起、起体性空,坏、坏体性空。大王!如是作业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无有受报者,但随世俗故有,非第一义。大王当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一切诸法空者,是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于相则无愿求,名无愿解脱门。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脱门,与空共行涅槃先道,远离于相、远离愿求。究竟涅槃界,决定如法界,周遍虚空际。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譬喻当如是知。    

   ……尔时佛告净饭王言:“大王!如上所说之法(如梦观),系心精勤,当自观察修行,勿随于他。此法乃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菩提,能超一切世间自在,能除一切渴爱,降伏我慢灭除罪过,一切诸法而得平等。彼非凡夫地,一切声闻所不能到,一切辟支佛非其境界,(此乃)一切菩萨之所修行,一切诸佛之所证得。大王!于此法(如梦观)中应当安(安住)意(作意),应作是念:‘我当云何于天人中得为眼目、得为灯明、得为大炬、得为船筏、善知水路、得为导师、得为商主、得为导首?我当云何得自度已,复能度他?自既解脱,令他解脱?自得安隐,令他安隐?自证涅槃,令他涅槃?’大王当知,不应观过去世际所经豪富自在。大王!诸根如幻,无满足时,亦无能满者。一切境界如梦,(莫)于色声香味触无有厌足。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六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十六

  佛言:“大王当知:诸根如镜,境如光影;诸根如幻,境界如梦。大王!应当安心此法(如梦观),深自观察,勿随他教。大王!此法乃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无上菩提。非一切凡夫地,亦非声闻之所能行,又非一切缘觉境界,乃是一切菩萨所行,一切诸佛正觉所证。王当安心,勿令散乱,应作是念:‘我当云何于未来世,一切世间天人之中,得为灯明、为炬、为光、为船、为导、为师、得为商主、为首、为无上,自度度彼、自脱脱彼、自安安彼、自得涅槃令他涅槃。’大王!莫观先际所更豪富自在,大王当知,诸根如幻,无有厌足、无能满者;境界如梦,不能令满。”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八

  大乘十法会第九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观正法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一切法如幻,诳凡夫故;愚痴覆心,无正慧故;一切法虚妄如梦,以唯念故;一切法如水中月,非有事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众生故;一切法如响,空声生故;一切法生灭,因缘成故;一切法不生,真如性故;一切法不灭,以无生故;一切法无作,以无作者故;一切法如虚空,以无染故;一切法寂静,体性无染故;一切法离垢,离一切垢故;一切法永灭,以本灭烦恼故;一切法无色,不可见故;一切法离心意意识,以无身故;一切法无住,灭一切阿梨耶故;一切法无求,离此彼亲爱故;一切法无著,离一切烦恼境界故;一切法如蛇,以无方便咒术力故;一切法如芭蕉,以不实故;一切法如水沫,性无力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正法行,名为菩萨观正法行。”

 

  尔时世尊为显此义,偈重说言:

 “一切法如幻,  覆众生心故,

  虚妄犹如梦,  应如是受持。

  诸法如水月,  以影像起故,

  诸法如镜像,  智何不觉知?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四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

 

  “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作是观已,犹被贪心而随逐者,若有闻佛所说诸法善根力故,复应随顺如是经典,所谓眼如聚沫不可撮摩。何以故?彼聚沫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无有命者、无数取趣、无摩纳婆、无丈夫、无意生、无作者、无受者。于如是等无作无受,一切法中谁能染爱?又于何所而生染爱?眼如浮泡性非坚实。何以故?彼浮泡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无有命者、无数取趣、无摩纳婆、无丈夫、无意生、无作者、无受者。于如是等无作无用,诸法之中谁能染爱?又于何所而生染爱?眼如阳焰业惑爱生。何以故?彼阳焰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如芭蕉体非贞固。何以故?彼芭蕉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是眼如梦、非如实见。何以故?彼虚梦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如传响系属众缘。何以故?彼传响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如光影依业影现。何以故?彼光影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如浮云飘乱散相。何以故?彼云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如流电念坏相应。何以故?彼电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是眼如空离我我所。何以故?彼空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为无知如草木土石。何以故?无知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无作用,随风机转何以故。无作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为虚诳不净朽烂之所积聚。何以故?虚诳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为虚伪摧破坏散灭尽之法。何以故?虚伪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如丘井常为老逼。何以故?丘井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眼不久停终于死际。何以故?彼非久停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无有命者、无数取趣、无摩纳婆、无丈夫、无意生、无作者、无受者。于如是等无作无用缘会所生诸法之中,谁能染爱?又于何所而行染爱?如是广说一切内外诸根尘法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察时,为诸贪爱所牵引者,无有是处。若有菩萨摩诃萨作是观者,当知是则于诸法中永离贪爱。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毕竟清净灭诸贪爱。”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七

诸梵天等授记品第十九

 

  法王已知一切法,  不实虚诳如空拳,

  亦如秋云及电光,  是故大圣离取心。

  犹如梦中饥饿人,  餐食百味甘美膳,

  梦人饥食皆不实,  如来见法亦如是。

  又如梦中焦渴人,  得饮清净凉冷水,

  梦渴饮水皆虚妄,  佛见诸法亦如是。

  无作无受无众生,  无其作业及得报,

  亦无得受果报者,  世尊于此无疑虑。

  譬如美言得人爱,  然彼语言无可取,

  亦无言说及听者,  大圣了知皆不实。

  如闻箜篌美妙音,  其声亦无真实性,

  世尊如是见诸阴,  知阴无体不可得。

  犹如摩尼性自净,  系之衣上随色变,

  诸法自体本清净,  虚妄分别增倒染。

  譬如无垢鲜白衣,  随受染色种种变,

  诸法如是性自净,  随所分别而染污。

  犹如有人闻贝声,  寻其贝声从何来,

  其声非自非他性,  大仙见法亦如是。

  如人思美肴膳食,  其食众缘所合成,

  观食各各无自性,  如来见法皆如是。

  譬如众缘号为城,  推其城体无自性,

  如是众缘皆悉空,  法王见法亦如斯。

  喻若有人击鼓声,  虽能令人心欣喜,

  声及众缘皆悉空,  大圣见法亦如是。

  譬如有人打鼓时,  其声不从十方来,

  声灭亦不向诸方,  世尊见法皆如是。

  如是彼人击鼓已,  其鼓不生憎爱心,

  亦不分别众缘性,  佛见诸法皆若斯。

  又如彼人打妙鼓,  声不作心生他喜,

  及以众缘皆亦然,  导师见法皆如是。

  如人击彼妙鼓时,  鼓亦不生苦乐想,

  亦不观察众缘性,  如来见法皆如是。

  犹如有人击妙鼓,  声不即缘亦不离,

  及彼伎缘亦复然,  牟尼见法皆如是。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八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八

 

诸法无起,不可得故。诸法非有,以无有故。诸法无生,以不生故。诸法无灭,以不灭故。无为法者,无有作故。世尊!一切法皆同一如,当如是知。世尊!是诸不生法,彼法事用云何得知?世尊!譬如有人梦中所作,当知诸法亦复如是。何以故?梦所作事,不生不起亦非有故。梦虽不实非无假名,说有梦作。一切诸法皆亦如是。世尊!譬如响声唯有假名,诸法但假亦复如是。世尊!喻若幻人但是假名,当知诸法亦复如是。世尊!譬如阳炎但假名字,诸法假名亦复如是。世尊!如镜中像但有名用,当知诸法亦复如是。世尊!为悦豫凡愚说有梦事,梦中所作皆非真实,响幻炎影亦复如是,但有假名皆无实作。世尊!我等如是解知。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三

  菩萨身行品第五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言菩萨者,义何谓也?”

  佛告文殊师利:“汝问‘云何为菩萨?菩萨有何义?’者,以能觉了一切法故,名为菩萨摩诃萨也。彼一切法,菩萨觉者,所谓言说。菩萨云何觉一切法?所谓觉眼、觉耳、觉鼻、觉舌、觉身、觉意。云何菩萨觉眼觉耳乃至觉意?所谓菩萨觉彼眼法本性空故。如是觉已,终不生念我能觉知。如是觉耳乃至觉意,皆本性空。如是觉已,亦不生念我能觉知。菩萨如是觉眼等已,复觉彼色本性自空。如是觉已,亦不分别我能觉知。如是觉声乃至觉法,皆本性空,亦不分别我能觉知。是为菩萨觉一切法也。

“复次,云何菩萨觉彼五阴?所谓菩萨观见阴体本性自空,如斯觉故观无相,如斯觉故观无愿,如斯觉故观无欲,如斯觉故观寂静,如斯觉故观远离,如斯觉故观无所有,如斯觉故观无实,如斯觉故观无动,如斯觉故观无生,如斯觉故观无来,如斯觉故观无去,如斯觉故观无真,如斯觉故观无主,如斯觉故观无证,如斯觉故观无知,如斯觉故观无见,如斯觉故观无人,如斯觉故观无想,如斯觉故观不可说。如斯觉故觉但有名,如斯觉故观无我,如斯觉故观分别起,如斯觉故观从缘生,如斯觉故观如幻,如斯觉故观如化,如斯觉故观如梦,如斯觉故观如镜像,如斯觉故观如声响,如斯觉故观如芭蕉,如斯觉故观不久住,如斯觉故观不牢固,如斯觉故观虚妄,如斯觉故观无物。如斯觉故,是为菩萨觉一切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