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合集经》之梦幻观
(2024-09-24 16:00:29)分类: 世间如梦 |
《父子合集经》之梦幻观
西天译经三藏日称等奉诏译
父子合集经卷第三
已渡生死海, 到究竟彼岸。
教导诸有情, 除惑无怖畏,
越四种瀑流, 得至安隐处。
甚深微妙慧, 穷世间源底,
知众生所欲, 深着颠倒想。
常以大悲心, 开示令觉悟,
破彼邪妄智, 具足真实见。
了达一切法, 无垢无所著,
如幻化阳焰, 亦如水中月。
如来出世间, 了法皆虚假,
自性无所得, 他性悉皆空。
如世间愚夫, 梦中受欲乐,
毕竟不可得, 应如理思维。
令发坚固净信心, 此为最上无比子。
法无自性从缘生, 如梦受乐非实事,
应知彼乐随想起, 是则名了诸法性。
譬如秋空起浮云, 妄情执有非坚固,
依于牟尼教法中, 智者不应增我慢。
心善观察不放逸, 则于世间无所著,
是名安住佛法中, 当证如幻三摩地。
父子合集经卷第五
诸有为法如幻化, 亦如聚沫非坚牢,
如空注雨起浮泡, 自性虚假无主宰。
智者观诸世间法, 譬如镜中现影像,
众生体性亦同然, 唯佛现证如实说。
愚夫不了谓为实, 于虚妄境生执着,
毕竟诸法本来空, 此愚痴者自欺诳。
由彼迷妄无知故, 不达诸法真实性,
如来由是出世间, 显示无我不可得。
譬如秋空起浮云, 暂时显现须臾没,
当知我相本来无, 智者谛观何所有?
如是一切世间法, 皆无自性非真实,
但能诳惑诸根门, 愚夫由此增狂乱。
牟尼超越于三界, 了诸法性无分别,
若依如来教奉行, 一切世间皆解脱。
若人闻是深妙法, 心生忻乐正思惟,
则能越离生死泥, 此非愚者之境界。
是故我今头面礼, 无烦恼者天人师,
大悲能救苦众生, 为舟为舍为依怙。
我等供养于如来, 为求无上菩提故,
当宣法要警群迷, 普愿自他成佛道。
父子合集经卷第六
了知诸法如幻化, 犹如梦中受欲乐,
亦如水月体非真, 智者当作是观察。
乾闼婆城本无有, 于方处求不可得,
应知但以假名说, 诸世间法皆如是。
我等所作诸供养, 宝车宝盖宝幔等,
及以种种歌乐音, 如来观之如谷响。
愿我成佛如世尊, 为众生说如幻法,
皆令远离惑业因, 悉证菩提寂静道。
是时天主及诸天子伸供养已,作是思念:“此化天女作供养已,了知诸法如佛所说皆如幻化,复观自身亦同幻化,知彼供养及如来身亦如幻化,佛所说法悉成幻化。”了知是已,离诸疑惑,于世尊所右绕三匝,头顶礼敬,住立一面,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乃至观察自身相, 悉同幻化无有异。
谓若佛说一切法, 及与授记成佛事,
令诸天发欢喜心, 此等皆同于幻化。
此说牟尼清净身, 及所说法皆如幻,
唯愿如来绝众疑, 令于授记心开解。
谓彼愚夫诸异生, 迷于所行真实行,
由此不了如幻法, 乃说世间无授记。
谓若有学与无学, 及求缘觉弟子等,
彼皆了知如幻法, 于佛法中无疑惑。
有若乐修寂静行, 单已求证独觉果,
彼能了知如幻法, 于佛法中无疑惑。
有若乐行菩萨行, 利乐世间无放逸,
如是佛子了幻法, 于一切法无分别。
最上善逝调御师, 具足大悲无与等,
十力胜慧妙难思, 于此法中达自性。
或有依止阿兰若, 离诸热恼无希求,
彼能了知如幻法, 于佛法中无疑惑。
若达诸法如幻化, 实无少法而可得,
彼则远离一切疑, 当于佛教生尊重。
愿我成佛出世间, 常说诸法皆如幻,
皆令解脱虚妄因, 安住真常佛境界。
尔时,世尊为马胜比丘说伽陀曰:
我今为说此因由, 与诸天子授佛记。
如是彼诸天子众, 能了一切法如幻,
成就无边净智明, 灭诸痴暗除疑惑。
曾于过去生死中, 亲近承事河沙佛,
从彼闻法正思惟, 由是了知如幻法。
今于我前伸供养, 亦知诸法皆如化,
已于佛法离诸疑, 得决定心无损减。
彼等当于未来世, 得成最上菩提道,
号曰帝幢王如来, 巍巍功德极高显。
教化那由他众生, 为说如是如幻法,
是诸天子同名号, 次第皆当得作佛。
汝等诸天舍放逸, 观诸境界犹如幻,
渐能修习奢摩他, 速得无上菩提果。
彼闻法已正思惟, 知诸法空离自性。
诸根寂静无所著, 了一切法皆如幻,
各各达法本性空, 由此入解真实相。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
亦如秋云及电光, 佛常显示袪诸妄。
如人梦中饥所逼, 遇餐上妙诸美膳,
毕竟无食亦无人, 如来证法亦如是。
又如梦中渴乏者, 得饮甘露清冷水,
应知渴饮悉皆无, 如来证法亦如是。
如梦中闻美妙言, 彼语言相实无得,
亦无说者及听人, 了法如此无疑惑。
又如箜篌出妙声, 彼声本无有自性,
智者观蕴理如然, 知蕴自性不可得。
无作无受无众生, 无所作业及受报,
亦无受彼果报者, 佛于此理善明了。
譬如摩尼体莹澈, 置之衣上随色变,
诸法自性本无尘, 随其分别而增染。
又如吹贝发大声, 推其响自何所得,
彼声自性本来空, 佛了诸法亦如是。
又如世间香美馔, 彼由众味而合成,
观食自性本来空, 佛了诸法亦如是。
如天帝幢极高显, 无思而现诸色像,
彼幢自性本来空, 大仙证法亦如是。
又如身藉众缘成, 推其体相不可得,
当知诸蕴本如然, 如来证法亦如是。
又如击鼓所出声, 能令闻者生忻悦,
彼之音响本来空, 如来证法亦如是。
如人以桴而击鼓, 寻其声自何方现,
复推隐没向何方, 如来证法亦如是。
又如鼓韵无憎爱, 离湿润缘则鸣响,
此身虚假本同然, 如来证法亦如是。
如人击鼓发响时, 彼声任运无所召,
了身如彼自性空, 如来证法亦如是。
一切教法。所谓入解有为法、无为法、有表法、无表法、世俗法、胜义法。世尊!胜义法者,唯一真如,以言诠显,何由能解?世尊!如人梦中作种种事,梦境非实,但有假名,觉已了知,皆由心造。世尊!如空谷中传于音响,自性无实,从和合生。世尊!如幻化人作诸幻事,愚夫不了,谓为实有。世尊!又如阳焰妄生水想,智者了知,本无其体。世尊!又如镜中,现诸色像,妄生分别,实不可得;诸法性空,亦复如是。但为悦豫彼愚夫人,毕竟诸法本来寂静。世尊!我昔曾闻先佛所说胜义谛法,得真实见。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
佛言:“大王!诸根如幻、境界如梦,譬如有人睡于梦中,与诸婇女共相娱乐(与诸冤对共相斗战、与诸宝媛共相执持、持热铜鍱以为衣服而自缠身、自见其身悉皆散坏、为彼瀑流漂没己身及其眷属等梦事)。大王!是人觉已,忆念梦中事,为实有不?”王曰:“不也!”
佛言:“大王!是人所梦执以为实,为智者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婇女毕竟非有,何况与之共相娱乐,当知是人忆梦中境,徒自疲劳,都无有实。”
“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此名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有相,则无愿求(希求),名无愿解脱门。若能了知三解脱门,与空共行,涅盘(菩提)先道,决定如法界(广大如法界),周遍虚空际(究竟如虚空);于此譬喻,当如是知。”
尔时世尊告净饭王言:“大王!如上所说解脱法门,当自系心,正念观察,勇猛精进,决定修作。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依此得证无上菩提,能招世间一切富乐,能消世间一切渴爱,能伏世间一切我慢,能破世间一切邪见,能灭有情一切罪恶。未登初地凡夫异生,皆令证得平等法性。如是法要,非诸声闻及辟支佛所行境界,唯诸菩萨之所修作。大王!应作是念:‘我当云何于人天中得为眼目?于长夜中得为照明?于爱河中得为船筏?于险难处得为导师?无依怙者为作主宰?自得度已,复能度他;自解脱已,令他解脱;自得安隐,令他安隐;自证涅槃,复令他证。’大王!不应观彼现在世间所受富乐五欲自在,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不应于色境声香味触,心生贪着。是故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系心正观,勿生疑惑。”
安住三种解脱门, 谓空无相及无愿。
得佛无上甚深慧, 了一切法皆虚幻,
大悲愍念诸有情, 离冤亲想悉平等。
善巧方便应群机, 不违世俗谈真谛。
是诸众生闻法已, 了法自性悉皆空,
大悲方便演三乘, 胜义法中无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