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干子问无我义经
(2024-06-20 08:26:10)分类: 圣贤遗教 |
尼干子问无我义经
马鸣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
日称等奉 诏译
尔时,尼干子等心怀异见发起疑惑,寻求往诣解大乘者所,到已作礼合掌恭敬,问无我义,使除暗钝:“如佛所说,为我开示,若说此身无有我者,彼最上我亦无所有,何故身中现见啼笑、嬉戏、忿怒、我慢、嫉妒、两舌等事,于有于无不能决了?唯愿仁者为我除断。”
“世俗胜义谛,二种今当说。
世俗即世法,胜义无过上。
有情依世俗,增长于烦恼,
久处于轮回,不了胜义法,
由依世俗故,自他生遍计。
起分别疑惑,而受诸苦恼。
彼愚痴凡夫,长时受逼迫,
不修出离因,何知解脱理?
愚人常依止,世间生灭法,
驰流五趣中,相续而不断。
由不达胜义,则无灭苦要。
展转受轮回,如蚕自缠缚。
亦如于日月,旋转无休息。
众生三有中,来往亦如是,
诸行悉无常,刹那而迁变,
远离世俗法,当求胜义谛。
乃至住诸天,及乾闼婆等,
不免彼无常,此皆世俗果。
夜叉鬼神等,得持明成就。
不免堕恶趣,此皆世俗果。
帝释转轮王,福报无与等。
不免堕傍生,此皆世俗果。
人天五欲乐,决定当弃舍。
于彼菩提心,以惠常观察。
自性无所著,一切悉皆空。
超越所戏论,是菩提心相。
非刚非柔软,非热亦非冷,
非触非执受,是菩提心相。
非长及非短,非圆亦非方,
非微细非粗,是菩提心相。
非白及非红,非黑亦非黄,
非形色显色,是菩提心相。
非色非光明,非动非缠缚,
非住如虚空,是菩提心相。
离思惟观察,非外道境界。
与般若相应,是菩提心相。
无似无对待,无等常寂静,
自性本凝然,是菩提心相。
如聚沫浮泡,如幻化阳焰,
无我亦无常,一切非坚固。
是身如坏器,虚幻而充满,
与三毒相应,毕竟空无有。
如月处云中,刹那而不现。
以甚深般若,达有为如幻,
众生器世间,一切皆如梦,
由自心分别,彼心亦如梦。
若人依正理,以惠而修习,
弃背诸障染,速得无上道。
此最胜般若,诸佛所称赞,
智者善筹量,勤求无上法,
离有为过失,证真常胜德。
由此解脱故,一切无染着。
时彼外道众,闻已生欢喜,
善观察除疑,得悟大乘智。”
前一篇: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
后一篇:如何劝病人发愿往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