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正:略谈出离心
(2023-12-08 13:37:49)分类: 人生感悟 |
略谈出离心
释法正
三界具缚凡夫,外迷于五欲六尘,内执于常乐我净,是故起惑造业而舍身受身,如水车般循环不断地流转于六道中。佛见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中不知出离,即为宣说四谛等妙法,教令众生知苦断集、修道证灭而出离三界。
然而,我们惑业凡夫,以长劫颠倒增益串习常乐我净的串习力,执著三有盛事为乐,虽听闻佛法,却未能真正从心观修而生起出离心。因没有真正的出离心,所行持的一切佛法,如念佛持咒参禅、闻思修、讲经说法、利益众生等等,只能成为感人天善趣的因,而不能成为解脱生死的正因,故长劫沉沦六道、驰骋生死而未能出离。如是诸欲解脱者,应当观修三有过患,觉悟三有的安乐如同春天的梦、草上的露水、空中的彩虹,虚幻不实,毫无实义,而生起真实无伪的出离心。《中观四百论》云:“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讲出离心。
一、什么是出离心
《佛地论》曰:“言出离者,即是涅槃。”释义来讲,出离就是厌离三有,获取涅槃。出离心,就是厌离三有,希求涅槃的心,亦名求解脱心。
三有即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众生以业和烦恼束缚生死,结蕴相续,轮转不息,苦不堪言,于此厌离,即是厌离三有。解脱,即是脱去业和烦恼的束缚,从三界流转中脱出来。众生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脱的心,是为出离心。
举例来讲,《律本事》中说,阿难有二外甥出家,虽教其读诵,然只读几天即懈怠不读。交予目犍连管教,亦复如是。阿难嘱咐目犍连:“你应令此二人生发厌离心。”于是目犍连运用神通,于二沙弥白天所经处所,化一大地狱,二沙弥闻听斫截等声,遂往观视。见大地狱中斫截所有众苦,又见彼处有二大镬,涌沸腾然,即问:“大镬中怎么没有受报者?”狱卒答:“阿难有二外甥,既出家已,又不好好用功办道,整天懈怠放逸,死后当生此中受报。”二沙弥闻听惊慌恐惧,心中想:若狱卒知道我们俩就是阿难的二外甥,现在就会把我们俩投入大镬中煎煮受苦。于是惊慌恐惧地逃回目犍连处,详白所见。目犍连说:“二沙弥,此等地狱苦报,皆是懈怠所生,当发精进。”二沙弥遂发精进,如果在饭前一忆念地狱苦状,则不饮食;如果在饭后忆念地狱苦状,马上惊慌恐惧而呕吐。目犍连见此,即于二沙弥白天应经行处,化一天宫,二沙弥闻听琵琶悦耳之声,遂往观视。见有天宫,天女充满而无天子,即问其无有天子因缘,答云:“阿难有二外甥,既出家已,发勤精进,彼二死后,当生此中。”二沙弥欢喜即回禀目犍连。目犍连教说:“二沙弥,此等天人福乐悉从勤发精进而生,应发精进。”二沙弥即发精进,读诵圣教,见经教中说,从诸善趣而生恶趣,即问目犍连:“圣者,我等若从人天之中死后,复生三恶趣耶?”目犍连告曰:“乃至未能断诸烦恼,尔时于六道中轮转不息。”二沙弥厌离,作是白云:“今后不行诸烦恼行,惟愿为说如是正法。”目犍连为说法已,二沙弥证阿罗汉。此《律本事》中,二沙弥先见地狱苦,即发精进求脱苦得乐;次见天人福乐受尽亦是堕三恶趣,总在轮回,于是真实厌离,不求三有的乐果,一心一意希求解脱,此心即是出离心。
二、生起出离心的几种方法
(一)觉悟暇满人身亦是苦、无常、不净、空而生发出离心
远离八无暇、具足十圆满【注:八无暇,八难之异名。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十圆满,益于修持佛法的十种因素:生于人道、生于佛法盛传之地、具有健全的心智、无极大恶业、对佛法有信心、值佛出世、值佛传法、值法传世、有修行者与修行的自由及具善知识之慈悲教导。】的人身是为暇满人身。此暇满人身难得易失,虽为诸乘之所依,然本体是苦、无常、不净和空,故应觉悟而生发出离心。
人生苦:总说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又有饥渴寒热、贫穷潦倒、遭受诋毁等等无边之苦。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一能免。举病苦来讲,当人生病时,身瘦神倦,坐卧不宁,心起忧恼,想做的事情如工作、学习、闻思修悉皆无能为力,不想做的事情如打针输液服药等悉皆被迫听从,重病垂危时更生痛苦。《广大游戏经》云:“多百种病及病苦,如人逐鹿逼众生。当观老病坏众生,惟愿速说苦出离。譬如冬季大风雪,草木林药夺光荣。如是病夺众生荣,衰损诸根及色力。令尽财谷及大藏,病常轻蔑诸众生。作诸损恼嗔诸爱,周遍炎热如空日。”是故我们应当觉悟人生苦的本性而生出离心。
人生无常:人有生就必定有死,况此人生老病衰死充满,死无定期,毫无坚固恒常可言,如水泡般很快就破灭。况寿命无增唯减,死缘众多,生缘极少。举死缘众多来讲,如暴病而死、天灾人祸而死、非人损恼而死、溺水死、恶兽杀死等等。《大涅槃经》云:“言死想者,唯此命根,恒有众多怨敌围绕,刹那刹那渐令衰退,全无一事能使增长。”是故我们应当觉悟人生无常的本性而生发出离心。
人身空:人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假合体。五蕴念念生灭,生灭故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我所。五蕴既是空,人身理所当然就是空。如色法,是由五根五境和无表色所构成的,是因缘所生的果色。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故色法是空。五蕴空无自性,《阿含经》说:“观色如聚沫,观受如水泡,观想如阳焰,观行如芭蕉,观识如幻事。”是故我们应当觉悟人身空的本性而生发出离心。
(二)觉悟轮回苦而生发出离心
轮回总苦:六道众生以有漏的善业和不善业为因,如水车旋转般接连不断投生流转于轮回中,感受无边的痛苦:不断感受六道痛苦,感受怨亲不定的痛苦,感受无数次投生的痛苦,感受无有饱足的痛苦,感受数数舍身、数数结生的痛苦,感受高位如国王沦落为乞丐的痛苦,感受天人堕生为恶趣身的痛苦……虽然我们以前世有漏的善业感得此生财富受用圆满、长寿无病等少许的安乐,但此安乐果受尽后亦将趋入后世、漂泊于无边的苦轮回中感受此等痛苦,是故我们应当觉悟现前的少许安乐犹如南柯一梦毫无实义,而于此苦轮回中真正生起出离心。
(三)觉悟自心我执无明烦恼是流转生死六道的正因而生出离心
龙树菩萨说:“如果有蕴执,彼即有我执。由我执造业,从业复受生。”无数次的头出头没、舍身受身,以业的串习力令我们颠倒执取五蕴聚上有实有的我存在,以我执发起烦恼,以烦恼造有漏业,业因果报而束缚于轮回中不能解脱。
我执是无明妄生的迷乱执著,无明烦恼又是如何令众生流转生死的呢?佛在经教中说,以无明、爱、取三惑支生起行、有二支业,以业而生七苦: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复从七苦再起烦恼,又从烦恼如前而流转,以是三有轮转不息,众生常流转于生死六道中。
佛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老死灭;又教令我们闻思修人无我空性,彻底息灭我执烦恼,出离生死轮回。是故我们应当觉悟我执无明烦恼是漂流生死六道的正因,而真正生起出离内心烦恼的出离心。
(四)祈祷诸佛菩萨加持助生出离心
诸佛菩萨早已成就出离心断证佛菩萨果位,彼等心相续中具足出离心的功德利益,如同《普门品》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一样,众生心有所求,诸佛菩萨即有所应。为迅速真实无伪生起出离心故,我们应当常常至诚恭敬祈祷诸佛菩萨加持助生出离心。
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中说:“修后于诸轮回福,刹那不生羡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
依靠闻思修学出离心的方法,而后对于三界轮回中一切盛妙之福乐,一刹那亦不会生起羡慕之心,日夜唯一精勤不懈地寻求解脱轮回,这时已生起了真正无伪的出离心。
四、出离心的重要性
诸佛菩萨在众多经论中说,出离心是三乘佛法(小乘、大乘、金刚密乘)最极殊胜的根本之心,是息灭烦恼和痛苦获取解脱的基石,是菩提心、空性、佛果等一切功德的安身立命之处。
具出离心,则自始至终会全身心归依三宝;具出离心,则能正信因果;具出离心,则能真正防非止恶,受持清净戒律;具出离心,则所行持的一切善法,悉皆成为解脱的正因;具出离心,则定慧圆满成就而成佛。
五、成就出离心最极殊胜的方便法门
《维摩诘经》中,文殊菩萨问维摩诘云:“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维摩诘云:“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诸佛果地功德之力无二无别,故皆可为我们所仰仗;然诸佛于因地所发之愿各有侧重,故我们应择缘最胜者仰仗之。
最愿于此浊恶世中接引众生出离生死成就众生出离心者当数阿弥陀佛。何以见得?《佛说无量寿经》中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阿弥陀佛以众生至心十念佛号即摄取接引往生出离生死,此一法门实乃八万四千法门中成就出离心最极殊胜的方便法门:阿弥陀佛是果地之佛,圆满具足出离心,圆满具足因地愿心,果酬因愿十念即接引出离生死;众生一心出离生死,仰仗佛力,至心十念即生。如是以常没众生仰求救脱之心与弥陀普救愿心,二者如水乳交融,感应道交,汇为一体,刹那即能成就出离心,故念阿弥陀佛佛号是为最极殊胜成就出离心的方便法门。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依于诸佛菩萨经论的捷径醍醐甘露,反复熏染修学三乘的根本之心——出离心,而真正出离三界六道轮回内的我执无明烦恼。以出离心摄持来念阿弥陀佛,念念悉皆成为往生的正因;以出离心摄持来参禅打坐,坐坐悉皆打灭烦恼,坐见本来;以出离心摄持来持咒修法,咒咒不断中空性顿然现前;以出离心摄持来闻思修、讲经说法、利益众生,则真正能令自他悉皆趋入解脱菩提大道。
愿我们共同勉励,勇猛精进,生起出离心,成就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轮回路险,世道堪忧;黄粱梦短,何必贪求。
佛法无边,信入得救;往生净土,光明自由。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花开见佛,亲侍弥陀,授菩提记,圆满佛果。
化身无量,遍十方界,普度众生,悉皆成佛!
日落西山暮鼓催,
娑婆苦趣实堪悲;
世出世间思惟遍,
不念弥陀更念谁?
解脱的根本因就是出离心,若没有出离心,福报再大也无法摆脱轮回
三界轮回犹如火宅,我们不要有羡慕心,认为它很快乐,否则不可能生起出离心。假如生起出离心,不要说三恶趣,即使是三善趣,自己也毫无兴趣,把它看成监狱一样。监狱里的众生待遇再怎么高,也毕竟是犯人,是困在牢笼里逃不出来的人,轮回中的善趣也是如此,一旦明白了三界皆苦,自然对人天福报不会希求,听到什么样的荣华富贵、美丽、权势,也不会生起一瞬间的贪爱之心。
解脱的根本因就是出离心,若没有出离心,再大的福报也无法摆脱轮回。如今,大多数人行持善法非常微薄,造的恶业却非常可怕,这些人死后多数堕入恶趣,诚如圣天论师所言:“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现在的人,所作所为就像《地藏经》所说:“无非是业,无非是罪。”他们的语言充满狡诈欺骗,在嫉妒心、嗔心、贪心引发下说出来的,行为具足杀、盗、淫等不善业,内心中各种烦恼也不断涌现,这些恶业的后果非常可怕,来世一定会堕入三恶趣,长期地感受痛苦。
前一篇:厌离心必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