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功德利益
(2023-11-04 15:18:23)分类: 圣贤遗教 |
念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功德利益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佛告阿难:“一心善听,吾今解说。阿难当知!若有众生,已闻、今闻、当闻释迦牟尼佛名者,是诸众生,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所以者何?诸佛菩提无虚妄故,亦无贪欲及以瞋恚。阿难!何况今日现于我前能以一华散我上者;若有众生,我泥洹后形像舍利,能持一华以供养者,如是众生亦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阿难白佛:“若有畜生闻释迦牟尼佛名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耶?”
佛告阿难:“若有畜生闻释迦牟尼佛名者,是诸众生皆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因缘。所以者何?诸佛如来,其有闻者闻必不虚,是故诸佛如来言无有二。阿难!譬如尼拘陀树枝叶茂盛,能荫百人至五百人。阿难!于意云何?其树种子为大小耶?”
阿难白佛言:“世尊!其子甚小。”
佛告阿难:“是尼拘陀树种子虽小,得地、水、火、风、虚空众缘故,而得生长渐次广大。如是阿难!彼诸众生种菩提种子渐次增长,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可腐败不可败坏。所以者何?以不住一切法作种子故,而不腐败亦无毁坏。”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为是诸佛本愿之力?为是诸佛法应尔耶?”
佛告阿难:“是我本愿,若有闻我名者,必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是诸佛法应如是。所以者何?一切诸佛法皆等故。”
阿难白佛:“若诸佛法等,以何缘故立誓愿耶?”
佛告阿难:“诸佛世尊宣说法时,会中诸菩萨摩诃萨,闻佛说法即立誓愿:‘使我将来成佛说法,见闻不虚亦复如是。’”
尔时阿难白佛言:“甚奇世尊!成就如此希有之法,复以此法利益众生。”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我为利益诸众生故,遍诸佛土供养诸佛不惜身命,舍一切物无有悭吝,勤修精进积集难得,无所依倚菩提之道,于一切法而无所取,以摄众生。”
《文殊师利问经》:
佛告文殊师利:“若能专念如来十号,佛于彼人常在不灭,亦得当闻诸佛说法,并见彼佛现在四众,增长寿命,无诸疾病。云何十号?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文殊师利!念十号者,先念佛色身具足相好,又念法身寿命无尽。当作是念:『佛非色身,佛是法身,以执取、以坚取见佛如虚空,乐虚空故,知一切法义。』”
释迦如来名号功德
不退转法轮经卷第三
阿难言:“云何如来得具足见、无阙失见、具足闻佛、具足见佛、具足亲近?”
佛言:“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汝今闻我释迦牟尼佛,已闻、当闻如是等,皆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法身若有所说,其见闻者皆悉利益。阿难,若以一华供养如来,及般涅盘后为佛舍利起塔供养,亦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乃至畜生得闻佛名,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阿难,复有人闻释迦牟尼佛音声称其名号,皆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若善男子、善女人,闻释迦牟尼佛名号,如其所说皆实不虚。阿难,譬如尼拘陀树,若五、十、百、千、无量等众,止息其下皆蒙覆荫。阿难,尼拘树子虽甚微小,以水土日月因缘故渐渐长大。如是,阿难,得闻释迦牟尼佛名,善根种子终不败坏,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如是。何以故?无相种子于一切不住,是故不坏;以不坏故,如是种子不可毁坏,亦不取相,是故于一切法不坏。”
阿难白佛言:“世尊,为是如来本愿之力?为是诸佛法应尔耶?”
佛即答言:“以本愿力故,若有众生闻我名者,皆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诸佛法亦如是。何以故?一切佛法皆平等故。”
阿难言:“一切佛法平等,有何利益?”
佛言:“能令众生虽不闻法,【以发愿力故,亦使得同闻法利益。】”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未曾有法故,能大利益诸菩萨摩诃萨等。”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我今虽为众生作大利益,若闻法者无不得住利益福田。我于过去供养诸佛不惜身命,一切皆舍,离诸贪嫉,勤修精进,诸根清净,于一切法不取不着、无所依止。是故,阿难,我成菩提能大利益一切众生。”
《大乘宝云经》:
尔时,降伏一切障碍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在莲华台上合掌向佛而前白言:
“世尊,何因何缘,有此光明遍照种种杂色,不可思议,清净无垢,悦乐一切菩萨身心?”
是时,佛告菩萨言:“善男子,去此西方过恒河沙数世界,彼有佛刹名娑诃世界,是中有佛,名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若有众生得闻释迦牟尼佛名号,是诸众生则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光明则是释迦如来所放光明,清净无垢,微妙第一,悦乐一切菩萨身心。”作是语已。
复白佛言:“世尊,以何义故,有诸众生得闻释迦牟尼佛名,而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作是问已,芙蓉眼佛告降伏一切障碍菩萨言:“善男子,释迦如来于过去世行菩萨时,已发誓愿:我成佛时,凡是众生闻我名者,皆悉令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彼世界中一切众生,闻佛名者尽不退转耶?”
佛言:“不然。”
“世尊,彼土众生不闻释迦牟尼佛名耶?”
佛言:“善男子,皆得闻也。”
“世尊,彼土众生无退转者,云何不退转耶?”
佛言:“善男子,是诸众生种植不退转因,藉闻彼佛名号而生。今者如来见是事已,说彼众生无有退转,非但闻名而不退转。
善男子,我今为汝当说譬喻,成是义故。
善男子,如树种子,若大若小但无事碍,具诸外缘即生萌牙乃至增长。
善男子,云何说是为种子耶?”
对曰:“世尊,无事碍故说为种子。”
佛言:“如是,善男子,【闻如来名,则便得种不退转种,是诸众生即得名为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闻如来名者皆为菩萨!
《央掘魔罗经卷》第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无本业耶?”
佛告文殊师利:“彼有本业,但少(略微)闻此经,无量阿僧祇罪皆悉除灭。所以者何?
如来无量阿僧祇劫发大誓言:一切众生未度令度,未脱令脱。
以此誓愿、善根,如来慧日光明所照,无量阿僧祇罪皆悉除灭。
复次,文殊师利,譬如一切云雾覆过,日未出时,皆悉障蔽一切世间。
日光少出,一切世间闇障悉灭。如是阿僧祇大罪积聚,乃至此经日未出时,一切众生,轮回生死。此经日出,阿僧祇恶,大闇积聚,一弹指顷,(随顺)于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若戏笑说,若随顺他。此及道外,若波罗夷,无间恶业,阿僧祇罪,须臾悉灭。
所以者何?若闻释迦牟尼如来名号,虽未发心,已是菩萨。
所以者何?以如来胜愿一切世间是我有故。诸未度者,当令得度,化以正法,悉令觉悟。
是故,文殊师利,【闻如来名者皆为菩萨】。非但自能速除烦恼,亦复当得我所得身。”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尔时,观世音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白彼佛言:
甚奇,世尊!释迦如来现希有事。何以故?
彼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少现名号,令无想大地六种震动。
尔时,阿弥陀佛告彼菩萨:释迦牟尼,不但此土现其名号。
其余无量诸佛世界,悉现名号,大光普照,六种震动,亦复如是。
彼诸世界无量阿僧祇众生,闻释迦牟尼称誉名号,善根成就。
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彼众中四十亿菩萨,闻释迦牟尼如来应供等正觉名号。
同声发愿,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即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闻如来名者皆为菩萨。
非但自能速除烦恼。亦复当得我所得身】
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名号,最显著的功德就是于菩提道不退转。我记得海涛法师讲过一个佛经故事,大意就是:
以前有位长得非常美丽的比丘尼,修习佛法,后来业障显前,在河边看到自己的相貌非常美丽后,贪著了。释迦牟尼佛知道这位比丘尼的道心要退转了,就马上化成一个比这位比丘尼美丽千百倍的女子,从这位比丘尼的身边走过。比丘尼看到了这位女人的美丽后非常赞叹,非常的羡慕。但此时,佛化的美丽女子突然头发脱落,老化死去直至腐烂。这位比丘尼见到这种情况后心里感到很恐惧,后来也觉悟到了美丽也是无常,心又回到了修习菩提道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广传》:
我成佛与涅盘后,任何仅仅念诵一句“南无释迦牟尼佛”、或向佛顶礼之众生,愿此等众生灭尽一切业障、于如来刹土中获无上菩提,并于最后亦能显示涅盘。’
《不退轮经》:
"任何听闻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名号之众生都将获证不退菩提之果位。若仅听闻名号都能获如是功德利益,则供养一朵花于佛舍利塔前之功德自不必多言。不幸堕入旁生类众生,以听闻佛号故亦可种下无上菩提之因,且得以依次第证取佛果。这皆因诸佛发愿力及发心不可思议所致。"
《大法鼓经》:
迦叶白佛言:“若闻菩萨名者。能除众生三种毒箭。况称世尊名号功德。言南无释迦牟尼。若称叹释迦牟尼名号功德。能拔众生三种毒箭。”
《释迦牟尼佛广传》:
“善男子,释迦牟尼佛住持之地就如是广大;如来法界坛城亦如是广大,且无人能测度;如来度众所用之善巧方便同样广大非常,边际无法衡量;如来身躯也非常广大,顶髻、身体任谁也无法测量。如娑婆世界众生能全部集中于如来体内,并从如来一毛孔中出入,即便用天人天眼也无法了知一毛孔之边际,此乃如来身躯广大程度。”
另外,释迦牟尼佛刹土之广大,十方恒河沙数世界中所有众生如若全部到达娑婆世界,仍可轻松容纳,此皆为世尊前世发愿力所致。即便千万个十方世界所有众生都进入娑婆世界亦可包容无遗,更遑论十方?!此也为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发愿所致,故而刹土如此广大。因此,以上所说皆证明释迦牟尼佛超胜其他如来。
《贤劫经》中则说道:"虚空边可量,大海深可测,于佛起信心,功德实难诠。从今至菩提,永断恶趣苦,如欲得利益,应勤种福田,精勤不放逸,恭敬供养佛。"
《宝积经·无量法门陀罗尼品》则云:"称诵'南无佛'、顶礼佛是大灯火,因能烧尽烦恼故。而任何众生只要闻到佛号亦能成为得大佛果之因,如称颂、念说佛号,则可远离一切无明黑暗,仅闻佛名皆得使闻者远离无明黑暗。"
《金光明最胜王经》
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功德
四天王护国品第十二
尔时。佛告四天王:“......大王。若未来世有诸人王听受是经。恭敬供养并受持是经。四部之众尊重称赞。复欲安乐饶益汝等及诸眷属无量百千诸药叉众。是故彼王常当听受是妙经王。由得闻此正法之水。甘露上味。增益汝等身心势力。精进勇猛。福德威光。悉令充满。是诸人王若能至心听受是经。则为广大希有供养。供养于我释迦牟尼应正等觉。若供养我。则是供养过去未来现在百千俱胝那庾多佛。若能供养三世诸佛。则得无量不可思议功德之聚。以是因缘。汝等应当拥护彼王后妃眷属令无衰恼。及宫宅神。常受安乐。功德难思。是诸国土。所有人民。亦受种种五欲之乐。一切恶事皆令消殄。”
前一篇:娑婆世界是虚妄的梦
后一篇:真信佛很难,需要五辈行善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