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归依三宝便能获得无量无边功德利益

(2023-09-22 09:01:28)
分类: 人文关怀
归依三宝便能获得无量无边功德利益
    无本万利的三归依彰显佛教的大慈悲

     【提示】有多少参禅悟道、心高气傲的修行人缺乏基本的出离心、恭敬心和归依心,连佛法僧三宝都不相信、不恭敬、不归依,靠自力盲修瞎炼最终堕入恶道?有多少口是心非的念佛人拿佛号做交易、不真心归命弥陀求生净土,遇事南无(归依)亲人、生病南无(归命)医生、临终则南(归靠)师父,始终没有南无佛法僧三宝、没有南无阿弥陀佛!有人念佛干脆去掉了“南无”、甚至以分别心的“觉正净”替代并否定了佛法僧三宝,让人无所适从,同时也破坏了三归依!


   “南无”,梵语 namas的音译,汉语拼音 n mó,古代亦译作南膜、那谟、囊莫等,意思相同。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南无,或作南谟,或言南摸,皆以归礼译之。言和南者,礼拜也。”南无意译为归依(又写为皈依)、归命、敬拜、救我、度我等,是众生至心皈依信顺佛法僧三宝的恭敬之辞,常用在佛、菩萨或经典名之前,表示归命、恭敬、礼拜、依靠。
   “南无”一词,在印度语境中非常神圣庄严,含有归命、归依、恭敬、礼拜、求救之意,表示对佛法僧三宝的无限崇敬与归靠。《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佛塔寺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可叹今人念佛往往省去“南无”,直呼佛名,缺乏恭敬,颇不如法,故难感应。 三归依(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尚不能真信力行,即非佛弟子,遑论修行。印光大师告诫云:“不念南无,便为慢易。经中凡有称佛名处,无不皆有南无。”“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佛号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作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废弃礼拜、发愿等,则大错大错!”“修行人最怕师心自立,常闻之资性固好,见识有偏。勿自任己见,不依净土宗旨。”“念佛一法,唯死得下狂妄知见者,方能得益。任凭智同圣人,当悉置之度外,将此一句佛号,当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净土。纵令以死见逼,令其改辙,亦不可得。如此方才算是聪明人,方才能得实益。否则由多知多见,不能决疑,反不如老实头一无知识者,为易得益也!”……真是字字见血,鞭辟入里!大势至菩萨这些针砭时弊、振聋发聩的慈悲忠告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反省和觉悟吗?环顾宇内,如今有多少未证言证、师心自用的高人在歪曲佛法、自以为是、自误误人?有多少参禅悟道、心高气傲的修行人缺乏基本的出离心、恭敬心和归依心,连佛法僧三宝都不相信、不恭敬、不归依,靠自力盲修瞎炼最终堕入恶道?有多少口是心非的念佛人拿佛号做交易、不真心归命弥陀求生净土,遇事南无(归依)亲人、生病南无(归命)医生、临终则南(归靠)师父,始终没有南无佛法僧三宝、没有南无阿弥陀佛!有人念佛干脆去掉了“南无”、甚至以分别心的“觉正净”替代并否定了佛法僧三宝,让人无所适从,同时也破坏了三归依!

   冥冥黑夜中,三寶爲燈燭;滔滔苦海內,三寶爲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寶爲雨澤。众生皈依三宝,如得灵丹妙药,能够医治贪瞋痴的心病;如灯烛星月,能够指引我们的迷途;如苦海舟航,能够脱离生死的苦海;如贫人得宝,能够庄严我们的身心。《俱舍论》卷十四说:「皈依三宝能究竟解脱众苦。」
   皈依即归依,是回归、投靠的意思,也含有救命、救护之义。 《大乘义章》卷十说:「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藉著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能远离一切怖畏,能解脱一切忧悲苦恼。
  依靠佛法僧三宝,能得到精神的安稳和心灵的解脱。众生从无始劫来,流转於六道轮回,沉沦于生死苦海,难以自拔,亟需依靠三宝的舟航,才能到达彼岸,离苦得乐。但众生愚痴,不信三宝,有的知道三宝,却不求皈依,而误信邪师外道,甚或迷恋世间的财宝、权位、眷属、生命……,殊不知财产为身外无常之物,遇到大水、大火、盗贼、恶王,或不肖儿女,财富随即就转眼成空,而再高的权位也不免死亡。如《顶生王经》所说:顶生转轮王统一四大洲,上升忉利天,与帝释共同治理天宫,终不免坠落人间,忧愁而死。亲人眷属,一旦无常来时,也要分离;再者,有生必有死,故生不足恃,而国家也总在盛衰治乱之中更替不已。因此,这一切均不是究竟的皈依处,故曰“皈依处处求,三宝最吉祥”。
   《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云:“众人怖所逼,多皈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皈依非胜,此皈依非尊,不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於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盘。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
    皈依基于信心,即由深切之信心,深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的皈依处,能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做一名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的威德加持摄受,将全部身心归命于佛法僧三宝,从此不再信奉天魔外道及外道典籍。  

   
   《优婆塞戒经》说:「为破诸苦,除烦恼,受於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皈依三宝。」《大乘义章》卷十举出皈依三宝的旨趣: 1、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2、为求出世涅盘。3、为利益众生。
   
  《般若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无为即无漏之别因也。由此三宝常住在世,不为世法之所欺慢,因此称为宝,如世间的珍宝为众生所重。今此三宝为诸群生,三乘七众所归仰。」《善生经》说:「若人受三自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全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皈依三宝者,其福过彼,不可胜计。」
   《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假使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诸佛如来,譬如竹苇甘蔗稻麻,彼等诸佛世尊至真等正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二万岁中,常以一切娱乐之具,衣服饮食床卧汤药,种种奉施,乃至灭度之后,收其舍利起七宝塔,一一宝塔皆以香华伎乐缯盖幢幡香烛油灯,种种所须,悉皆供养,实得无量无边不可算不可数福德之聚。佛言:阿难!犹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净心作如是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所得功德胜前福德,百倍千倍万倍,不可算数,譬喻言辞所不能知及。」
   《杂阿含经》云:「与须达令受三皈,终生天上。有怀妊者为其胎子,受三自归;生已后有知见,复教三皈。设有奴婢客人怀妊生子,亦如是教。若买奴婢,能受三皈、五戒者,然后买之,不能者不买。乃至乞贷举息,要受三皈,然后与之。若有施三宝物者,从世尊闻,称名咒愿乃得生天。佛言:善哉!如来有无上知见,审知方便,皆得生天,故知皈依三宝,功德最大,不得不受。」
   《法句譬喻经》记载:「从前帝释天五德离身,五衰相现,自知命尽,当下要堕入畜生,在一个以冶陶为业的人家受驴胎。帝释天立刻驰往佛所,稽首作礼,伏地三自皈命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神识已至陶家驴腹之中。当时,驴因没有绳索系缚,行动之间,破坏坯器,主人用鞭责打,驴腹痛,即时伤胎,其神识即刻又还入原来身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当时,佛陀为其说法,帝释天即知无常之要,明白罪福的变化,了解兴衰的根本,从此欢喜信受三宝,故再进而得须陀洹道。
   又,《旧杂譬喻》卷上记载:「从前佛陀至忉利天为母说法的时候,有一天人,寿命垂尽,他寿终之后,当下生拘夷那竭国,受疥癞母猪腹中作子。当时忉利天人愁忧无计可施,有另一天人告诉他,当往求救於佛陀,天人听后,即刻往佛所稽礼。佛告天人:『欲脱猪身,应当皈依三宝。』如是三日,天人依从佛陀的指教,朝暮归依。七日之后,天人寿命已尽,因为已自皈的缘,生维耶离国作长者子。」

    归依三宝的功德利益超过凡夫思维。据《灌顶经》云:“受三归者有三十六位善神与其无量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
  《善生经》云:“若人受三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金、银、琉璃、玻璃),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归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
   《较量功德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若人四事供养(饮食、衣服、汤药、卧具)满二万岁。诸神灭后,各起宝塔,复以香花供养,其福甚多,不如有人以清净心归依佛法僧三宝所得功德。”
   《大集经》云:“妊娠女人,恐胎不安,先受三归已,凡无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足,善神拥护,是母受兼资于子也。”……
   
   《三归五戒 慈心厌离功德经》云:
     “若布施时,用八万四千金钵盛满碎银;八万四千银钵盛满碎金;复以八万四千金银澡罐;复以八万四千牛,皆以金银覆角;复以八万四千玉女,庄严具足;复以八万四千卧具,众彩自覆;复以八万四千衣裳;复以八万四千象马,皆以金银鞍勒;复以八万四千房舍布施;复於四城门中布施,随其所欲,皆悉与之。复以一房舍施招提僧。如上布施福,不如受三自归(归依佛、归依法、皈依僧)。所以然者,受三归者,施一切众生无畏,是故,归依佛法僧,其福不可计量也!如上布施及受三归福,复不如受五戒福。受五戒者,功德满具,其福胜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归五戒福,复不如弹指顷慈念众生(大慈悲心)福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归五戒、慈念众生福,复不如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出离三界,求生净土)福。所以然者,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福,能令行者灭生死苦,终成佛道,故其福最胜也!” 

   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之大,可以說人间的所有利益累加起來,也不及皈依三寶功德的万分之一。《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說:“皈依三寶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養,乃至建七寶塔供養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寶所獲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
   《瑜伽焰口》云:“夫三寶者,千生難遇,萬劫難逢,皈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譬如靈丹之妙藥,療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寶爲燈燭;滔滔苦海內,三寶爲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寶爲雨澤。”由此可知三寶的功德利益无穷无尽。

    我们既已发心受三归依,就要以三归依为我们终身归命处。对出家师父要恭敬,供养。出家师父是人天的老师,福田。不议论僧人是非。经云:“纵使比丘破戒,堪做人天的福田。以能趋向涅槃故。”我们要如理如法守持好三归依,既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也可以闻法修行。如违三归,将得不到三宝威神加持,善神拥护,还将轮回六道受苦。同学们,赶快受三归五戒吧!唯有皈依三宝,方能了生死,成佛道。 

   从以上所说,我们可以知道,皈依的功德其大无比,所以众生皆当皈依三宝。藉由三宝的威德加持,净化身心,感召善因好缘,成办诸事,并且找回生命的价值,重新认识自我宝贵的清净本性,开发每个众生本具的如来佛性、平等的法性以及清净的真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