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净业人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

(2023-05-12 17:12:37)
分类: 人文关怀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矣。

——印光法师《与徐福贤女士书》


我们说那些开悟的人山林树下长养圣胎,与其在这个世界长养净胎,何如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长养圣胎呢。印祖是过来人,他是菩萨再来的大德,他知道这个利害关系,所以才这样苦口婆心地说啊——修净土法门的人,断断不可以求来生的福报啊!来生的人天福乐啊!及来生出家为僧等。


为什么指出这一点?实际上很多念佛人不明白道理,他就自然的求人天福报,以及下辈子出家为僧的心。一定要不能有这个心。如果有一丝一毫求来生的心,你就没有真信切愿了,就不能往生净土了。对于一个念佛行人来说是没有来生的,这是最后一生。他临命终时“文成印坏”,西方净土的“文”显现出来,娑婆世界这个业报身的“印”坏了,当下同时就在莲胎里面出生。莲胎就是我们诞生的玄妙的宫殿,转凡成圣的宫殿,九品莲花为父母,不再求其他的父母。所以净土法门是一生成佛的法门,我们是活着去的,是不需要经过中阴身的



修净业者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


  很多念佛人一看中阴身救度的书就觉得很玄妙,第一天怎么样、第二天怎么样,他就会了解很多,有时还会提问题:“我们念佛行人,是不是要了解中阴身的过程哪?以及中阴身如何救度啊?”我们只能告诉他,你作为生命的一个知识现象你去了解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你得要明白一桩事情,念佛行人是不经过中阴身的,是不经过从这一生到那一生的中间环节的。


   如果有求来生的心,就跟阿弥陀佛的大愿隔开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核心内涵,就是接引我们当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要我们滑到中阴身,更不需要我们还有下一生的生命载体。 


阿弥陀佛真是慈悲之极啊!用“十念皆生我国愿”来摄受一切众生,用“临终接引愿”来安稳、稳妥地让众生能够安全地到达。所以我们一定要听佛的话,我们的发愿一定要跟阿弥陀佛的愿相应,不能背道而驰。佛发愿叫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不能说“我要生生世世在这个世界度众生,我要建立人间净土。”你虽然说得好听,但你是跟阿弥陀佛的愿抬杠啊!“要转娑婆秽土为净土”,你说得这么好,你能做得到吗?这些都是我们要看明白的,不要去听那些口号,听得热血沸腾。



修净业者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


如果跟阿弥陀佛摄受众生往生净土的愿有间隔,你就跟阿弥陀佛不能感应道交。怎么理解“感应道交”这四个字?净土法门的本质内涵就体现在“感应道交”四个字。其他的法门要讲“断惑证真,修因证果,信解行证”,这样一个次第过程。然而净土法门虽然也含摄这些内容,但核心的是感应道交。感是从我们众生这一面来说,能感之机,我们怎么感?就是信愿持名为能感。应是佛那一边,阿弥陀佛已经发了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已经成就了,已经在法界里面形成了一个大的愿力场了,就好像洪钟待叩,这个钟已经做好了,你只要一叩,马上就会响,大叩大响、小叩小响、不叩就不响。所以这个应,所应的力量已经成就,当我们能感,马上就应,当下现前。


他是道交,道从哪里?这个道就是阿弥陀佛的愿的本体和我们能感的这个心体,是平等不二的,这是叫清净道、平等道、心佛众生等无差别之道。就在这个深层次上平等的理体当中,我们众生求往生的“感”,和阿弥陀佛摄受众生慈悲的“应”就交融在一起了,这叫“感应道交”。你能做到这样的感应道交,当我们感通上了阿弥陀佛全体的愿力,在我们这个业障深重的凡夫身上凝聚起来了,展示出来了,我们的业力算得了什么呀?业力虽然沉重,但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太伟大了,我们的业力像一块大石头,石头放在水里当然沉下去,但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船比航空母舰还强大,你这块石头放在一个航空母舰上算什么呀?当下就能蒙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光明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印光大师开示

     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佛,决定求生西方净土为宗旨。若念佛人不愿求生西方净土,即为违背佛教。譬如王子寄居他国,不信自是王子,但愿终日乞食,不至饿死,便为志得意满。其知见之下劣,能不令人怜悯乎!“不敢妄想生西”之说, 其心志之卑劣, 亦何至于此极。佛开净土法门, 教人求生西方。汝是何人, 敢不以佛言为是, 而各任己志乎?故须一以佛说为宗本而信奉之。不敢一念或违, 方可谓信。(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杨宗慎居士书)

    念佛须生信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万不可求来生福报。若求来生福报,即是破戒违法!以念佛法门,乃是教人求生西方、了生脱死的法门。汝既念佛,不求生西方净土,又要求来生,即是不遵佛教。此是佛教人必定要依之法,汝不肯依,故名破戒违法。若今生尚有修持,来生定有世福可享;但一享福,必定要造恶业(今之世道,乱至如此,多半是前生修痴福者,所酿成耳);既造恶业,则后来之苦报,不忍言说矣!(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复传德师书)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印经及救灾、济贫、放生等,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净土。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净土,只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文钞续编卷上·一函遍复)

    修净业者,唯在一心求生西方净土,不作此世来生一切人天福乐想。凡所持诵经咒,并一切种种功德,无论大小,皆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净土,则心无二念,凡一切读诵礼拜,及诸善行,皆成净土助行。念佛之正行,再加以种种功德助之,则如船遇顺风,又加高挂风帆,则一日千里,速登彼岸矣。所忌者,心口不相应,则一切善行,只得现世虚名,无有了生脱死之实果矣。纵令来生得其人天福乐,则由享福故,必定大造恶业。及至命终,则永堕地狱,万劫难出矣!哀哉!由是之故,诸佛诸祖,皆劝众生求生西方净土也。(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复马香瑞居士书)


    念佛决定要求生西方净土,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彼撇开信愿以教人念佛求开悟之开示,切不可依!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与张静江居士书)

   要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不可只知种善根,求来生福报。生西方净土,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求来生,则因福造业,因业堕落三恶道。(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复胡慧彻居士书一)

    是故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违背),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矣。 (印光法师《与徐福贤女士书》)

    决定要求生西方净土,切不可求人天福报。凡夫有福, 必造杀业, 既造杀业, 难逃杀报。况有福之人, 不止造一杀业。然则求福之人, 乃为自他求祸也。学佛之人, 不可不知此义。(续编·复战德克居士书二)


    当决定求生西方净土, 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若来生得人天福报, 则福报即成祸本。福报愈大, 则造业愈大。造业愈大, 则受苦愈大。能一心念佛, 求生西方净土, 即可谓德深德渊矣。否则便是业深业渊, 从劫至劫, 莫能出离。可不哀哉。(三编·复林赞华居士书二)


    大家通要认真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纵然得福报,也只暂时。福大则造业大,既造大业,必受大苦。若生西方净土,则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复王悟尘居士书四)

 

  佛悯众生迷昧自心,教令念佛求生西方者,以最爱惜众生之本有佛性,恐其永远迷失,故令其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庶可亲证此本具佛性。倘若不求生净土,但求消灾及不失人身,犹如以无价之摩尼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其人之愚痴可怜、不识好歹,为最第一矣!(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复智正居士书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