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第三章自由与训练的节奏 阅读

标签:
教育节奏训练自由 |
分类: 阅读 |
http://s16/mw690/001l1HAygy6NrMOSi5N5f&690
这一章,我觉得还是跟前面一样,讲的是教育的节奏。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前面是课程问题,本章是讲在浪漫阶段和精确阶段中,如何处理个性自由成长与训练练习的平衡问题。
怀特海对当今的教育表现显得有些失望。他认为,现代人处理教育问题并不比古人更有智慧、更高明,相反,古人至少还有理想,而现代人只剩下实践,在多个科目中机械的获取知识。他说:“这个世界上有诸多让人渴望了解、学习的知识,但是绝对不是一个人可以全部掌握的。”“没有一些基础知识,你不可能变得聪明;你简单地获得了知识,但未必就习得了智慧。”庸俗地讲,这就跟“你得到了我的人,却未必得到我的心”一个道理。
怎样的学习才能拥有智慧?怀特海说: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当然,习得知识,也肯定离不开有条理的训练。
自由与训练如其说是一对矛盾的两面,倒不如说是一个和谐完美统一的整体。理想状态下,训练是自由选择的自发的结果,自由因为训练而得到丰富的机会。
怀特海主张,在教育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主要特征是自由,中间阶段会有自由居于次要的训练阶段。具体就一个人心智成长的三阶段来说,在八至十三岁处于浪漫阶段时,重点必须放在自由方面,允许儿童自己观察自己行动,培育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此时,如果对其进行精确训练,必然会妨碍他对概念的理解和吸收。从这一点出发,看看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虽然一百年过去了,但究竟又有多大的进步?昨天还听一朋友说,他刚上小学的儿子班上,一周一测试,然后成绩排名,还把排名靠前的孩子名单发在网络博客上。这是什么做法?以丧失孩子的自由与兴趣为代价,变本加厉地强逼着孩子过早走向精确的道路。更为离谱的还有如在幼儿园就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写作业等等行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多么打动人心的口号呀。但结果残忍的却是开始的越早,失败得也越早。
怀特海说:知识贫乏的确不幸,但是却无关紧要。看看那些书呆子,你就知道,拥有知识,并不就是拥有了高贵。知识的价值在于它的运用,在于我们能动地掌握。所以,过份地严格训练是极其有害的。既使是在精确阶段也是如此。需要找到一种平衡,使训练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自我训练,成为能够激发孩子首创精神,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的训练。
在精确训练阶段,怀特海特别提到了教师的作用,认为“在这个阶段,教师责任重大。”首创精神和训练对于学生都是重要的,但训练往往会扼杀首创精神,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将这种不幸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是精确的知识?精确知识的范围、深度、学习的速度把握等等。
怀特海在最后,还提到了在进行智力训练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他说:在教育中要享受自由的权利,就必须注重健全的个性发展。在精神生活中,如果你忽视像艺术这样的伟大因素的话,那么你肯定会蒙受若干损失。我们的审美情趣使我们对价值有生动的理解。如果你伤害了这种理解,你就会削弱整个精神领悟系统的力量。只致力于一种纯粹的智力,必将导致巨大的失败。这与他在第一章所说的“广泛的文化修养”“艺术般高雅”是一致的。
总结起来,怀特海在本章的主要观点就是:要注意训练的节奏,不能开始的太早、过度,不能只有训练而忘了训练的根本目的。我觉得这个观点与杜威讲的其内涵是一致的。杜威在讲到思维训练时也说到:训练是积极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它是一种力量,是控制种种手段,为达到目的所必需的力量,也是估价和检验评估结果的力量。一切真正的教育,其终点必在训练之中。其与自由是同一的,真正的自由是理智的,是依靠训练有素的思维能力。
写完后,在勇气群里看到杭州的朋友杨小洪老师贴了一个他在网上参加了一个留美学生们所做的一个访谈,里面几个在美国的孩子所说的话,值得深思。贴在这里,我觉得是对怀特海这一章的一个很好的注解。
教育制度与创造力http://54yxhclass.blog.163.com/blog/static/47255172014108113153867/
很多时候在我看到的中国的教育就是我说1,你就学1,之后就ok了!在这里(美国)他不会直接告诉你我要说1,他会让你读好多东西,自己去调查,取证,最后和教授讨论在得到1,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过程。我发现了问题得到了2,可是又不知道问题在哪,我开始就去找教授了,我直接问他,为啥不是2呢,我觉得都没问题啊!!可对了呢!您告诉我怎么回事儿呗???教授说了一句“我告诉你了为什么你还学习干嘛啊”
人在自由自在的情况下最开心,最开心快乐的情况下做事最有效率最有动力,最有想象力。当然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是我想说的就是在孩子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多给他一些空间吧。
上学,就是上同学。
外界的评价是扼杀创造 力的主要因素
一个从小就非常有自己鲜明的细想,性格,看到了做一个民主安全父母的重要性,鼓励孩子“试错”“疯狂”,让他们自由发展的重要性,随性随心,也让我们认识到学习二字的定义不在于“掌握知识”而在于“探索知识”,创造力需要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一个非常stimulating(刺激、鼓舞、使兴奋)的氛围,需要非常多元的接触,要有大的方向指导,抓大放小,在理性的判断和疯狂的思考中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