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热字之一:鸽(人类的坏习惯别让我背锅)
(2019-06-06 20:14:43)
标签:
鸽热字布谷鸟知更鸟 |
“这次真的要谢谢你了,改天我请你吃饭!”结果,这个名叫“改天”的日子就一直没有出现。“我出门了啊,已经在路上了呀,最多再10分钟吧,你们先点菜……”
结果,饭局所有人的手表都好像快了40分钟,因为这位“已经出门”号称10分钟就到的人40分钟后才出现再门口,这个锅,当然由“堵车”来背。
这样的例子,或多或少地,我们都曾经历过,我们一般用三个字来总结和称呼这样的行为:放鸽子!“放鸽子”是很多年来我们对“爽约”、“食言”等言行不一或“应允做某事却没有做到”这种行为的代称。
曾有作家深情地说:“鸽和哨,排遣了天空的寂寞。”奇怪,鸽子在早先原本是守时守信的象征啊,为什么反而成了其反面的代称呢?这么多年用下来,正当大家都渐渐用得习惯和顺手的时候,求新求异的年轻人又对它进行了转型升级,简略成了一个“鸽”字。
“说好一起去看电影的,结果他鸽了我!”经常放别人鸽子的人,还获得了“鸽王”、“大鸽”、“一鸽”的雅号,之后还因为鸽子经常发出“咕咕”的声音,有时又用“咕”来代称爽约行为,“今晚本来要陪女儿练琴的,临时被叫去加班,只能‘咕’了。”
后来还闹出了一个据说很著名的梗:“当你以为我会鸽的时候我鸽了也是一种不鸽。”翻译成人话就是:当你以为我会欺骗你的时候,我真的欺骗了你,那其实算不是是欺骗,因为在“我会欺骗你”这件事上,“我确实欺骗了你”,没有放鸽子,所以可以看作“不鸽”。
伴随着“鸽”字和由“鸽”字引发的“咕”字的走热,网友们很快衍生出了被赋予新含义的热词:“知更鸟”,这个主要是形容那些遵守合约定时更新的网络作家,不仅和“鸽”同属“鸟”系,还“知”道及时“更”新。又有网友觉得“知更鸟”的范围太狭窄,然后从“咕”引申了“布谷鸟”——不“咕”鸟,仍然是“鸟”系列,但不“咕”了啊!
“放鸽子”这个行为代称被升级为“鸽”,从三个字简化为一个字,然后成为网络热词,我想原因大概有两个吧!
一个原因是手机时代,用手机打字,字越少越好,话越简单越好,几乎可以媲美当年发电报的思维逻辑了。1976年7月,某小伙给未婚妻发电报,就简略得只有他未婚妻看得懂,因为当时发电报一个字就要支付一角四分钱,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四十块,发一次电报就得一块钱左右,所以每个去发电报的人都会尽量减少字数,与“鸽”得来源可谓异曲同工。
另外一个原因是“鸽”只有一个字,而想象的空间比“放鸽子”要辽阔得多,放鸽子只有一种动作和形象,而“鸽”则可以各种动作和形象:鸽子在填空飞翔,鸽子在地上迈着小方步,鸽子在你面前瞪着小圆眼睛狡黠地看着你,猜测着你能否猜中它要“鸽”你了……
因为这样的想象,让“鸽”这个字有一种萌萌哒的味道,而“萌”这种魅力,在当下,谁能挡得住啊!
(原创文章,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