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写我的阅读随意笔记

(2016-06-01 20:47:11)
读《鱼丽之宴》的收获

《鱼丽之宴》:526日和27日,在杭州出席省民盟的论坛,包里放的是这本书。说来可笑,岁月让自己变得无比粗心和麻木,甚至没有去思考这本书名的含义。当时自己心里想的是,木心可爱,但还是属于老夫子,用一些特别文雅的词语作为书名也是不足为怪,所以见怪不怪,也没去想这本书的含义。


今天晚上想到要写读后感了,才去百度了一下。有人回答说,也不是特别明确,大致的意思是主人用丰盛的宴席招待客人,宾主尽欢。这下想明白了,“鱼丽”两字出自《诗经》,先不说别人的注解,光看到鱼,大概也会想到和吃有关,然后是丽,那大概就是很高大上情调很不错了。


这样也明白了,这本书几乎都是木心回答记者和朋友或杂志社的提问,确实是主人和客人的欢快交流,虽然不是吃的,但所聊的内容,也是比吃的更有意思更难忘的了。


其实在杭州的2天已经随便翻过了,当时最感动的还是他回答记者问他如何度过10年浩劫的。他说,莎士比亚和贝多芬被拉到大街上游行,不会损伤他们,一丝一毫也不会。然后他想到自己即使被拉到大街上,但想到这是一个有这莎士比亚和贝多芬的世界,自己还有什么灰心的,这个世界难道不值得爱吗?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是,他说自己年轻时,也曾为博得名声而努力配合杂志和记者,也曾出席很多应酬的饭局。不过他懂得在饭局里给别人留面子,比如他没去过印度,但写印度的文字特别生动,当印度朋友在饭局上问他对印度的印象时,他含含糊糊地表示了印象深刻;当有女士向他求证去美国之前是不是去了欧洲,因为他写欧洲的文字特别生动深刻。他也是技巧地回答,像梦游一样。因为事实上他没有去过,但又不能让问他的人丢面子。他的情商一定很高。


在那样的博名时代,他也是很善于捕捉机会的,以至于在接到台湾的杂志有关他的专卷的约稿时,明明忙得根本没有时间,他也一口答应下来,然后顾不上睡眠和洗漱地忙碌了3个多月,终于交出了让自己和对方都满意的作品。把稿子寄出后,他才去照镜子,也才发现自己衣服的领子上居然已经跑出了虱子。


他还把自己的处世和入世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对比,他说自己不是陶潜模式,而是王维模式,他用文学和艺术,与名流们交往,也和王维的辋川山庄一样风流。


阅读木心,就是阅读他丰富的人生经历,阅读他在梳理和淘洗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后,淬炼出来的充满智慧又深情的感悟。比如,他说对人生要痴心而明哲。对于艺术家来说,过于痴心则如一把烈火把自己烧焦;过于明哲则会让自己入一座雪山而缺乏生气。


他说自己的文学的鲁滨孙。他的人生准则是我喜欢和向往的——可以和世人友好相处,但始终坚持自我,享受孤独,让自己的青年和老年听命于自己的少年,而不让自己被岁月驱逐成自己少年时讨厌的那种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