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究竟给了我什么?
(2016-04-26 20:07:20)葡萄姐姐
茫茫人海,要分辨一个人是否读书,其实很容易——看他在一个人的时候是否会觉得无聊。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只有时间不够用,永远没有“无聊”的时刻。
约会时等待别人的时光,按说会比较无聊吧,但我和女友从不觉得。还是在少年岁月,每次和她相约见面,几乎都是约在一个书店里。在书店里挑一本顺眼的好书,找一个角落里坐着或站着,再不必管对方什么时候来,甚至不来都没关系。眼见天色已晚,或是把书买走,或是把书归位,这半天时光一点都没有浪费。后来各自成家,忙于生活琐事,难得相约出来喝茶或吃饭,虽然不能再次相约在书店,但都会心照不宣地在背包里放一本书,能读一页也是好的,再厚的书也总会有读完的时候。
微博微信上,偶尔看到对方在线,也会招呼一声:最近在读什么书?这样的招呼其实是一种友情提醒:不要忘记读书哦!不要做“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呀!我的另一位女友说,她最喜欢开会,因为开会时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干活,但不妨碍带上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华丽的气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气质呢?是宽容豁达不慌不忙吧!是信心满满又尊重体谅吧!还记得那天给车子加油,加油站四个口子后面排着两排长长的队伍。队伍最前面那辆豪车已经加好油,但是中年夫妻大开着车门,还把后备箱也打开了,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车上的东西,全不管后面队伍里大家眼巴巴地等着他们开走让出空位来。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几次讪讪地上前,看到他们的脸色又退了回来。豪华车主这样的信心满满和不慌不满,怎么着都不能说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烦躁的时候,会去买一堆书回来。放在床头,一本本细细地抚摸,脑海里想着,下雨天的假日里,懒觉醒来,一本一本地读完,把其中的一些句子像话梅一样含在嘴里再三品味,为其中的睿智之句而喝彩,为其中的辛酸情节而掉泪,用手机拍下其中最会心的部分,发给好友,看对方能否马上明白你的心意。
阅读还会让你始终和孩子的成长同步。昨天晚上,孩子忽然过来问:“毛姆的《项链》究竟想说啥?”还好,自己两个月前正好读过这篇,才不至于把它和莫泊桑的《项链》搞混,给了一个让她信服的回答。
平日里经常交流阅读心得,也使我们在阅读上能完全地心有灵犀。有一天,我躺在床上泪流满面,她推门进来也不惊慌,而是径直走过来,拿起我手上的书,并很快找出让我流泪的那段话——我因此破涕为笑,倍感幸福。她忽然半夜发来短信:“看那本书看哭了。它里面有句话说,生活是美好的,很美好,但是不安逸。”我也立刻明白她正在为即将揭晓的新高考成绩而焦虑,并且已经做好了“东山再起”的准备。
阅读的魅力正是在这样的“随时接招”里吧!你发了一条微博:为你,千千万遍!就会有朋友在后面跟评说:“呀,你也读了这本《追风筝的人》啊!”人群中发现有人和你读了一样的书,有人和你喜欢着同一个作家,虽不至于马上前去握手言欢,但心里会觉得很安慰,“吾道不孤”。虽然,他们说,读书的人要学会“孤”读,但是,读书人怎么会孤独呢?
——————2016年4月26日嘉兴日报烟雨楼版面“性情”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