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辈子让我做你的父亲吧!
(2015-06-23 12:30:48)
标签:
育儿父亲节父爱如山苏东坡 |
读孩子最近的作文,她写着:“和热情开朗的母亲不同,我的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忍不住微笑,想偷偷地给她写一条旁白:“多数父亲是沉默寡言的,因为‘父爱如山’!”曾有中考语文阅卷老师和我说起,考试作文中写父爱的文章会比写母爱的文章得分高一些。为何?“因为写母爱的太多而写父爱的太少。”为什么少?想来是父亲和孩子的接触交流没有母亲那么多吧!若非孩子有心观察和留意,要写出父亲的感人故事似乎确实挺难写出细节的。
这样看来,当父亲没当母亲那么“讨好”。那么,当父亲累不累呢?在我的印象中,当父亲不累,累的是当一名好父亲。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宁可要个讨饭妈,不能跟个当官爸!”为什么?因为妈妈能细心照顾到孩子的吃喝冷暖和喜怒哀乐,而父亲呢,往往是粗线条地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没有想到要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在这个基本不愁吃喝的时代,情感世界才是孩子们成长的“大头”。只有既满足了物质需求又照顾到了孩子的情感世界的父亲,才能称得上这个时代的好父亲吧!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的一句实话逗笑了很多人。他因为不满学校教育而选择在家里亲自给儿子上课。“我知道这会非常累,所以我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先带儿子去做了亲子鉴定,因为这么累的活我只想为亲生儿子做!”就连向来豁达的苏东坡,不也曾为儿子担忧过吗?“唯愿我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
生个儿子要给他整一份家当助他成家立业,那生个女儿整份嫁妆应该轻松很多了吧?请你读一读余光中的《我的4个假想敌》后再做判断。因为生了四个女儿,余光中一边看着女儿一天天变得成熟美丽,一边天天担心着门铃响起时门外陌生的年轻男孩,因为终有一天,四个女儿会被这样的四个男孩带回家,成为别人家的儿媳妇。想起小时候听邻居们聊天,有位生了五个女儿的父亲说:“我自己只娶了一个老婆,却给别人生了五个老婆。”当时大家哈哈大笑,如今想来这位父亲实在算是性格开朗。
那么当父亲到底有什么好处?我觉得还是有的,有道是“上阵父子兵”,“多年父子成兄弟”。陆游临终前还专门提醒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骄傲如余华这样的大作家,在他的随笔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中,还会经常写到他的儿子余海果,甚至专门为儿子写了一篇。前两年,香港一位电台记者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被广泛转载,信中的9条人生建议朴素又深情,而最后那条:“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让很多人读出了眼泪。
女儿被誉为小棉袄,贴的多是父亲的心,好烟好酒多数是女儿买的,乡间还曾称生女儿是生了个“老酒缸”,意思是父亲今后喝酒不愁了。
当父亲大概就是这样一种辛苦又不能多说的体验,期间的付出和牺牲只有一位好父亲心里清楚。于是才会有那个令人回味的故事吧!故事说,有一个人在危难时得到另外一人的热情相助,分别时,这个人走到恩人面前下跪,旁边的人都以为他要说一些感谢的话,没想到这个人对恩人说:“下辈子,请让我做你的父亲吧!”什么?好心帮助了你居然还要“讨这样的口头便宜?!”在围观群众惊愕而愤怒的注视下,恩人扶起他来,点头微笑,眼睛里是满满的明白和宽慰。
——刊于2015年6月23日嘉兴日报烟雨楼版面“性情”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