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一位小男生实习生,很文静,很乐观,不出去的时候就在座位上安静地读报纸,出去的时候就在旁边安静地听,回来后,就安静地写几段文字。因为此前有极端认真的小女生,所以有时免不了提醒他主动出去找找线索,或是多独立写写稿子。但他很乐观,觉得所有的事情都会船到桥头自然直,他对我这个老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真是个操心的命,和我妈一样……”然后,我就不说了,心里想:能这样乐观无忧,也是不错的状态。自己一遍遍着急地提醒,
大概是前两个小女生过于积极的缘故。前两个小女孩在实习的时候,每天都来问我某个现象可以去做吗?
跟我出去总是早早写好稿子,然后一遍遍来问我:
“哪里写得不好,以后应该怎么写”等等问题。两相对比,
颇有天壤之别的感叹!和小陈同学说起,他感叹说:“很正常,
所以这个社会越来越阴盛阳衰了啊!”
所谓教学相长,我知道师生之间其实是互学的,就象我可以请教他很多关于电脑和影视方面的问题,而在一些生活观念上,则几乎要被他讥笑为落伍。一次在某学校采访,接到好几个短信,采访完一看,是一位认识还不久的朋友邀请吃饭。因为邀请的口气是“小酌”——呵呵,浪漫是浪漫了,可惜我早已高龄得过了浪漫期,于是婉言谢绝了。小男生正巧在旁边,奇怪地说:“请吃饭为什么不去?男的也没关系,一个人也不要紧啊……”口气非常不屑。呵呵,我非常理解,因为和他隔着遥远的10余岁的年龄差距——按如今的“三岁为一代”计算,代沟3条都不止啊!
后来想想,按他尚未走出校门的年龄和阅历来看,当然是什么都没关系。我当然非常感谢这位朋友的盛情邀请,只是笨拙守旧如我,原来有着自己都不知道的对别人想法的在意。大概也不能怪我吧——实在是这个社会早已把所有事物都放进了五光十色的大染缸里,进退有节的友情原本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但是就如“小姐”一词的含义早已彻底颠覆一样,如今的异性友情总会被蒙上越来越多的暧昧色彩。犹记得有一年冬天去赴一个饭局,因为中途有采访任务,吃到一半就先行告退,殷勤的主人叮嘱身边的一位先生送我下楼,也就送到大厅里挥手再见。可是两天后的中午,接到一个笑得很得意又很意味深长的电话:“那天一起吃饭的人是谁呀……”还好我很快想起了事情原委,要是想不起,还真是说不清——呵呵,当然了,也许并无必须说清的必要。但是,有人早说过:名誉是这样一件东西——拥有的时候并不觉得好,等到失去了,才发现它的重要。大概,身为女人,还是当心一些好——鄙视我的朋友如果要扔番茄和鸡蛋请直接扔进我家锅子里让我当夜宵啊!
恩,今天下午又让我见识了代沟的宽度和长度——在一所小学里采访学生的风筝设计大赛。现在的孩子才不怕身边有人看呢,一名个子极小的女孩——我以为她一年级结果是三年级的——在比赛过程中不停地和身边的男同学追打嬉闹,不时地扭到一处,结果,一男生过来一边拍她屁股一边问:“某某,你说,你的臀部是不是很大?”我和实习生小男孩对视一眼,都张大了眼睛。那几个孩子根本不管我们的反应又嬉闹开了。我们于是自我安慰说:“恩,大概他们只是想着这样说比较酷,还不懂得这样的问话中所含有的暧昧和不妥……”总该是这样的吧——毕竟是才10岁左右的孩子啊!但是即便这样,他们也未免太潇洒了啊!
真是误会无处不在,代沟无处不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