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给小朋友上课,说到“另类朋友”,请他们举例说明自己爸爸妈妈的另类朋友。一些小男孩马上举起了手说:“我爸爸的另类朋友主要有足球、香烟、手机……”真是一群可爱又聪明的小朋友,小小年纪就知道手机是现代人的朋友。
记得自己像他们这点年纪的时候,根本没有听说过那种叫做手机的东西,学校楼梯转弯处小房子里的一部红色电话机就让我们拥有了无限遐想。管电话机的年轻男老师是个马虎人,常常会忘了锁门,我们几个不安分的小女生就常常溜进去拨打。当时的电话号码没有如今这么长,可惜我们脑子里想不出一个可以拨打的方向。打给谁呢?着急又紧张的我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胡乱地拨了几个号码,幸亏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听说110和119。连着拨打了几个电话后,一个严肃的中年男人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小姑娘,是不是想找对象呀?”妈呀,我们几个像接受了一个烫手山芋般忙不迭地挂断了,此后便对那部红色电话机敬而远之。
受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自己拥有一部可以随心所欲拨打的电话是很多年以后的事。在这之前,我还像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一样装模作样地说:“我喜欢写信。我讨厌电话,讨厌它冷冰冰的样子,讨厌它雁过无痕,讨厌它呼吸之声相闻没有遐想余地……”直到自己有一天长大了,忙得再也没有时间写信,抽屉里欠下了一大笔“信债”,才由衷地感谢电话,感谢现代通信,感谢它给了我一双自由飞翔的翅膀。
有一部电话机,心情不好或者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就和相知的女友煲电话粥,电话账单出来引起家人愤怒也不管。有了手机以后,生活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去了广州,要在那里呆两年,一再叮嘱我多写信。我写了,不过不是在纸上,而是在手机上。在忙碌而疲倦的工作间隙,收到来自远方的幽默短信息,心里是由衷的温暖和高兴。逢年过节,更是短消息疯狂发送的时候。记得那条短消息是这样形容现代通信的:手机不开,小灵通不带,长得不帅,爱吃白菜,这样的人在21世纪不淘汰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