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接到同事电话。红绿灯正在转换,匆匆挂断说10分钟后单位见。10分钟后,同事告诉我:“上次一起写的稿子,因为照片弄错了,扣奖金300,加上年终奖半年奖均下降一级。”
犹记得那次大会,一大早驱车去杭州,7点钟出发,可怜我前一晚写稿到2点多才睡的觉。没办法,同事说帮个忙,情面总是难却。到了会场,专家们轮流上台发言,天可怜见,三分之一的专家还尚可称为言之有趣并有物,三分之一如白开水,另三分之一的,听着还不如把我杀了。但是没办法,人家是专家,都有不小的名衔。匆忙的午饭后就去宾馆走廊上堵专家,赔尽小心后专家们开了金口,我等小记便挥笔如剑一边又频频点头。下午接着“三分之一”,傍晚时分打道回府。也许是摄影记者累了,也许是编辑粗心了,结果把其中一位专家的照片搞错了。
这位专家远在北京,原本可以立刻解释道歉的,偏偏一连打了两个电话都没接上。专家在这个城市还有个同学,马上书信一封,把照片弄错一事加上文中他认为不妥的地方全部罗列上去,专家于是写信给我们最高领导要求“严肃处理相关记者”。不是我心疼钱,因为我实在太冤了,我写的是文字,专家同学指出后被专家确认“没有说过”的话明明白白写在我的采访本上,可是谁叫我把录音笔上的录音给抹了呢?采访本他又不认可。也知道如果单说照片这事会显得专家太小气,而两者相加则罪不可赦。老总却不过,于是下令所有参与这个版面采写编辑的人员均严罚。我冤啊,比窦娥好不了多少了。
忽然有些羡慕那些娱记,他们一会儿真新闻一会儿假新闻什么责任都不用担,大家轻松一笑。我们这些经常要采访专家的可就惨了,一些专家说不出什么来,一些专家健忘得可以否定当初说过的话,然后一封信就可以否定人家一年的努力。专家就是有力量啊1和我心有戚戚的朋友记得不要抹去采访专家的录音啊,至少保持一年以后再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