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个人文章 |
正确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⑴从意识的起源上看,先有物质(物质第一性),后有意识(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没有人类,甚至没有生命的情况下,自然界就已经存在了。
⑵从意识的机能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离开人脑这一物质器官,意识也就不存在了。人是用脑子进行思考的,如果脑子受到严重损伤,就不会有正常的思维活动。
⑶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离开客观物质世界这一被反映的对象,就不会有意识。
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岐途,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⒊正确认识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之间的关系
第一,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后者同时也必须承认前者,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第二,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而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位的。
二、误区剖析
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剖析: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二是意识能不能反映物质。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⑵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是一回事,要加以正确区分。
⒉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剖析:⑴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物质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⑵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以题中观点不正确。
三、巩固练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