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成长的足迹 |
向所有辛勤劳动的人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体力劳动之于我早已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但是记忆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减退,曾经在田间劳动的经历会影响我终生。所以一向对热爱劳动的人很敬重,看到时觉得很亲切。 在农村生活了20年,很苦,很累的20年。正赶上农村刚刚实行责任制,土地分到了农民自己手里,可是劳动工具却很低级。没有机械,连牲畜都少,我家更是很多年都没有养过牲畜,所以都是人力。开始的时候,连个小推车都没有,到了麦收的时候,要借别人家的用,大部分都是用肩膀背,我那时有13,14 岁的样子,基本和成人干同样重的活。而那时农民的干劲很足,热情高涨,庄稼也很强,地也很多,所以非常的劳累。不单是如我一般大的孩子,就是真正的老农民在麦收时也吃不消。俗话说:懒汉怕过麦收,老牛怕过大秋。紧张而劳累的麦收,使人对农村产生厌恶,也就在那时,我学习开始用功了,倒不是有考学的想法,只是想早日离开农村,真是累怕了。我家七口人的地,大约10多亩,就只有母亲是真正的劳力,我们姐几个都还上学,父亲在外地工作,真是很艰难的。如果我们有一个孩子不下地,地里几天就会长满荒草,虽然我们较小的两个到地里也干不了太重的活,但是我们可以做后勤工作。几乎每天放学后都到田里去,而那时农民种地非常认真,几乎愚蠢的顽固,很多的没有必要的工作浪费了很多时间和体力,是素质的缘故吧,有些在我这个当时的儿童看来都没有必要的事,他们都不听劝告的奋力的做着,也因为农村那时的愚昧,我也下定决心好好读书。
麦收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是不到4点钟就要被叫起来,趁着夜间的凉爽到很远的地里收割。真是疲惫极了,每当听到起床的喊叫时是无边的痛苦。我们家不同于别的家庭,因为父亲不在家,所以我们要齐心协力,即使这样我们也总是落后,也总是做的没有别人家好,所以我们就更努力,丝毫不妥协。——其结果就是苦了我们。记得很清楚,已经割了很长时间了,等抬头向前看时,还是一眼望不到边,使人几乎都绝望了,这时姐姐都会安慰我们说:赶紧呀,就还有一望远——“一望远”是母亲和姐姐在每年的麦收时都要讲的,一望远到底有多远呢?但是确实给予了我们安慰,我那时就很怕在割麦子的间隙抬头,抬头会使人很畏惧。现在想那时的麦田怎么都弄的那么地头长呢?好象在故意难为人似的。其实功率是同样大的,但是长长的地头给人的感觉很不好。
并不是没有信念,有的,反正我内心是有的,要不肯定支撑不下去了。所以很佩服一生都勤肯劳动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坚持过后就会摆脱这种劳累,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就是那没有希望的无边的劳累(至少我当时是如此想),我不同于他们,我 心里始终没有把自己放在农村,我觉得一切是暂时的,说不定哪一天我就会结束这种我讨厌的不喜欢的生活。所以,我是坚持,熬着日子。还记得炎热的夏天每天都要在吃饭前给棉田打药,落后的喷雾器又沉重又不好用,有毒的药水浸入皮肤很疼很疼,直到吃饭,也来不及洗净就要匆匆吃几口饭上学了。在学校里,浑身火辣辣的难受,而且很浓的农药味……直到我考学的那一年,农村的劳动条件才稍微改观,但是在我离家外地读书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都在惦念着家里的地,每到麦收秋收的时候,想着家人无边的劳累自己就很难过,每年都是如此,每年的麦收秋收季节我都很不快乐,仿佛只有我脱离了劳累,把困苦留给了家人。很自责,很无奈。现在想来,一生都是农民的人很多,他们都过的很幸福,因为他们很塌实,不像我心是浮躁的,所以才觉得很苦。人只有认定了自己的生活,即使再累也会不觉得。所以是自己的不成熟,因为不成熟才有那时无边的对劳累的恐惧,也是因为那时自己太小,不该承受如此沉重的劳动,在我看来很累很难的事,在老农民手里根本不算什么。——这才是症结所在!
最近就常回去看看,农村大有改观,特别是劳动方式和条件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机械化了,再没有让我看来令人恐惧的体力劳动了。
感谢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是他们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