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智取还是打劫?

(2020-01-07 15:30:22)

是智取还是打劫?

文/洪巧俊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说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生辰礼物完备,选日差人起程。

因为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半路上被人劫走了,这次不可大意,得小心才是。

于是选了杨志,杨志武艺虽高强,但高不过吴用的妙计,以及晁盖、公孙胜、刘唐、阮小二兄弟这些强人。

其实这不是智取,是用了手段的打劫,如果硬抢,双方有可能伤亡,事闹大了,还可能取不到这十万生辰纲。

可见打劫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明明是打劫还要冠一个好听的词“智取”,试问“智取”就不是打劫了吗?


巧哥在乡村生活了近30年,高考落榜后种了8年田,我把这8年叫“八年抗战”,十多年前还用了个网名叫“八年种田”。

那个时候用砂填路,打水泥地,建房子,到砂地里自己去挖,是不要一分钱的,后来有人承包,一车少也有10个立方,也才一二百元钱。

如今政府管了起来,一立方卖到260元,一车差不多要3000元了。有人调侃说,只要政府要管的东西,很快价格就猛涨起来。


家乡是盛产红石的,我家的老屋就是红石木结构的,如今家乡依然大多是用红石建房。

红石结构致密,抗压强度高,表面硬度大,耐久性强,也是一种较好的“绿色建材”。


家乡最有特色的红石建筑是锦江天主教堂,1918年由美法神会合建,法国神会田烈诺主持,美国旧金山圣玛利教堂提供经费,历时四年竣工,这个经历百年的红石建筑群,大多保存完整,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百年红石天主教堂,可见红石之魅力。


我家的老屋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的,窗边的红石雕了些图案,其它的红石也敲打得错落有致,平整而漂亮,那时买一块红石的价是一毛二分钱,石匠的工钱每块也是一毛钱左右。

如今买的红石个头比以前小多了,还不到以前的一半大,但每块的价格已经卖到了5.5元了。

这比猪肉还要涨得猛啊!


亲戚两个月前回家建房子,他说下半年建房子要比上半年建房子贵出至少三分之一的钱,他打了一层平台花了14万元,如果是上半年建可能只要8万元,因为红石每块由3.5元一块,提价到5.5元了,砂子也价格高了。

巧哥看过2017年一篇报道,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红石价格上涨,一些人受利益驱动,伺机而动,致使红石开采秩序不规范,治理困难,于是在全市开展了红石矿清理整顿,仅一个县一次性就关停了65家“红石矿”。

如今是不是规范了?如果规范了,巧哥就想不通,红石价由没整治的每块2元多,怎么就上涨到每块5.5元?

整治的目的不是让百姓获得更公平的市场价格吗?怎么还越来越高呢?

是不是开采的家数越少越垄断呢?还是在与民争利?

如今经济低迷,农民挣钱真的不容易,别变着戏法掏农民的口袋,这不是在减轻农民负担,而是在加重。


农民建房成本越来越高,砂石越来越贵不只是一个地方,一些地方也是一管就贵。

矿产是国有,农民的土地是村集体所有,砂在村里是国有还是村集体所有?如果是村集体所有,村民挖点砂难道不可以?


采砂卖石政府是要坐收钱的。

据说地方政府成立了公司,仅坐收红石每块就1.5元,不知这是不是另一种“智取”?


砂石是个暴利行业,有人称是“印钞机”,中国纪检监察报曾报道,广东清远英德市张姓兄弟靠一条采砂船,采取暴力与垄断手段,十年捞金10个亿。

报道还说,一条普通的采砂船一天能抽2万立方,按每立方40元至60元计算,一晚除去10万成本,便能净赚百八十万元。

可如今是每立方260元,这暴利?


据亲戚说,申请建房政府批准后,农民可根据建筑面积获得砂硪惠民价,每立方砂140元,比市场价少120元每立方,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

因为砂石场都在乡村,应该略高于成本、企业获些微利后提供给农民。每立方40元至60元都暴利,可见成本之低。

巧哥建议政府部门开个听证会,定价多少给农民?

每立方140元的砂还是价格太高了,应每立方在100元以内,红石卖给农民建房的每块应在3元以下。

这样的价格如政府不坐收,企业的利润依然可


要第一时间看巧哥犀利文请关注公号:“巧哥有话讲”(hqj78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