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洞县封炉堵灶,百姓“倒灶”

(2019-12-23 15:19:15)

洪洞县封炉堵灶,百姓“倒灶”


文/洪巧俊


大约一周前,村委会的人来到自己家中,用水泥、沙子将炉子的炉膛全部堵死,“不让烧火做饭了”。

这是家住洪洞县大槐树镇南营村的村民李云告诉新京报记者的。


昨日的新京报报道,冬日用柴草或者煤炭烧火取暖做饭的场景,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大槐树镇的南营村可能将不复存在了。

自12月以来,南营村开始对村民家中的炉台统一封禁,用水泥堵住炉膛、没收村民家中的煤炭以杜绝燃煤炉灶的使用。

南营村处在今年洪洞县划定的禁煤区内,于3年前开始用天然气替代烧煤、烧炭,以减少污染。但村民表示,天然气成本高,相比烧煤价钱贵了至少一倍。3年来,村民烧煤炭的情况一直存在。


有网友说,把灶用水泥堵上,干脆把咱老百姓的嘴都堵上,不用吃饭,也就不再用煤了。

老百姓又不是傻瓜,还不知道用天然气做饭、取暖好,不污染还卫生,但一个冬天要花费在4000到5000元,那些靠种田养家糊口的农民怎么用得起?


显然,这种统一的强制性措施老百姓不能理解,“有的甚至翻墙进到村民家里,强制给炉子堵上”,就更不能理解。

不是说:“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人家不在家,你们岂能翻墙去堵炉子?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封炉堵灶,老百姓“倒灶”!

在我家乡说“倒灶”也就是倒霉的意思。

不过洪洞县老百姓逢到杨建军这样的县长,能不“倒灶”?

他向澎湃新闻说,填充行为是与村民商量后进行的,并强调所有被填充的炉灶都在禁煤区范围内。

商量后堵灶的?如果真正尊重了农民意愿,与村民商量好了,他们心甘情愿,怎么不自己堵上,还要乡村干部翻墙去堵?

这位县长的话显然是不靠谱的,这样的官员怎么能为人民服务?

难怪不顾实际情况,不顾老百姓是否用起昂贵的天然气,而搞“一刀切”,老百姓又怎么能不骂娘呢?


前有山东蒙阴县大气办给灶台贴封条,今有山西洪洞县堵灶。

洪洞县来得更绝,贴封条可掀掉,用水泥堵很彻底。

这种折腾,早已被打脸,打脸打得啪啪响,但洪洞县不以这为前车之鉴,仍让打脸继续。

巧哥针对蒙阴县的封灶写评论说:少点对农民兄弟干预,对农村少点折腾,就是对稳定生猪生产、粮食生产最好的保障。荒诞之事还会少吗?

这不,荒诞之事总是走了又来。


对洪洞县,巧哥有深刻的记忆,除了那句“洪洞县里无好人”那句经典,还写过两篇犀利文批洪洞,一篇是2007年写的《我为32名农民工“奴隶”哭泣》,另一篇是去年写的《“洪洞县里无好人”的洪洞现实版》。前一篇是写32名外地农民工被骗到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曹生村一个由该村村支书的儿子开设的黑砖场打工。他们在这里过着“奴隶”生活,遭受到难以想象的折磨。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每天面对的是打手们冰冷的铁棍以及狼犬的血盆大口。一人被打死,另有8人痴呆。

后一篇可以在“延伸阅读”可看,就不再重述。


封炉堵灶,都是瞎折腾,所以把老百姓折腾得怨声载道。

老百姓烧柴烧了千百年,小时候,我们看的是炊烟袅袅与蓝蓝的天空,河流是那么清澈。

巧哥要问的究竟是谁在污染我们环境?





延伸阅读


 


“洪洞县里无好人”的洪洞现实版

洪巧俊

“洪洞县里无好人”,这不是巧哥说的,如是,洪洞县的警方会不会来跨省抓捕?

因为广州的医生谭秦东只说了鸿茅药酒有毒,内蒙古凉城县就跨省抓人。

你说“洪洞县里无好人”,这是对洪洞县人民的恶毒诬蔑,难道洪洞县就没有一个好人?连我们警察也没有一个好人?不抓你才怪呢!

甚好这是《苏三起解》里一句家喻户晓的唱词。

《苏三起解》,是一出著名的话本,说的是明朝的事。一马贩子婆娘毒死丈夫嫁祸民女苏三;而山西洪洞知县贪赃枉法,恶意将苏三打入死牢。面对无辜蒙冤,苏三悲愤难平:“九也恨来十也恨,洪洞县里无好人”。据悉,此故事是真实的,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该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

苏三骂的是洪洞的县官、捕快、县衙小吏和诬告她的几个恶人。由此洪洞县却成了“恶人窝”的代名词。

但是没想到,洪洞县近来发生的事,再次掀起了“洪洞县里无好人”的浪潮。

报道说,长久以来,汾河边的这座村庄不仅被污染压得无法呼吸,而且笼罩在恐惧的阴霾之下。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清三维集团给西沟村造成的污染,记者用航拍器在空中拍摄到了一组画面,在画面上,一条从东至西的沟壑当中,早已没有原来的颜色,取而代之的是漫山遍野灰色的废渣。

三维集团非法排污的行径,不是今天被曝光,以前多次被媒体曝光揭露,还被环保督查组重点关注过,但三维集团不但我行我素,反而变本加厉。

变本加厉的底气何来?这与鸿茅药酒很相似,“小地方大企业”,牛气冲天,这“牛”当然与地方“保护伞”有关。当地靠它的税收吃饭过日子,难免要看它的眼色行事,这样实际助长了它的畸形发展和目中无人。

一家上市公司为何如此大胆将工业废物倾倒在村庄,将泛着恶臭、刺鼻的工业废水排到汾河里呢?

大胆的还有村干部,连暗访调查的央视记者也敢扣押。村干部拿钱看门护院,环保局无视企业污染,当地村民的举报,轻则口头警告,重则经受皮肉之苦,和记者说过话,都要担心遭受打击报复。小小的村庄,俨然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飞地。

洪洞县发生的这一幕幕,怎么不再让人发自感叹:“洪洞县里无好人”!

在一些地方,扣押记者,围殴举报上访的群众,大多交给这样的村干部去做,出了问题,大不了关他们几天。但如果是官员,“饭碗”就可能被砸,这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聪明的一着棋。

再说,污染在汾河边,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是污染的上游,还是下游?如果是下游,那不是保护了三维集团,却坑害了汾酒?

这污染事件,还让人想起了11年前洪洞县发生的“黑砖窑事件”。当年的黑砖窑里就多是村霸的身影,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村霸却成了无良企业在村庄排污的“黑保护”。

这个月,巧哥写过《村里有“皇上”,百姓哪能不鱼肉?》,讲的是河南省洛宁县兴华镇董寺村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狄治民,却被村民们称之为“皇上”。这个令人发指的“皇上”,鱼肉百姓长达12年。然而令人拍案惊奇的是,当这个被村民称为“皇上”的狄治民被抓后,镇党委书记在春节前却大张旗鼓地去他家慰问。

巧哥评论说,狄治民的“十八兄弟会”,暴露出基层法治之殇,暴露出基层监管中的严重失职与失察。这只是中国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因此说,整顿乡村基层组织迫不及待,严打乡村黑恶势力也迫在眉睫,否则,老百姓还谈什么“获得感”与“幸福感”?

本来洪洞县有著名的“洪洞县里无好人”台词,就应拿这个台词时时刻刻敲警钟,警醒每一位洪洞县人,要树立洪洞县里必须有好人的形象,这样的事不能再重演,别让“洪洞县里无好人”的黑锅再继续背下去。

洪洞县的好人,别怪苏三唱出了这闻名全国的台词,别怪巧哥重提“洪洞县里无好人”,怪就怪洪洞县里的那些坏人。 


写于2018年4月19日


要第一时间看巧哥犀利文请关注公号:“巧哥有话讲”(hqj78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