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壶的意境

(2019-06-18 20:43:04)

玩壶的意境
《月亮船》,章海元制,洪巧俊设计。壶托是一块肇庆的砚台石,这颜色的自然肌理把壶衬托得更加醒目典雅、艺术性更强。什么是“红花还要绿叶配”,这就是!

玩壶的意境

/洪巧俊

我是一个喜欢玩壶的人,而且玩了几十年,应算一个玩得极至的人。何谓极至?就是当今很少有人像我如此玩得执著的,从收藏壶、养壶,到为壶取名解读,再到设计了一系列经典之壶,再到著书立说。

这只是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玩,是玩出了新意,玩出了雅趣,玩出了境界,玩出了人生,有故事,还有价值。

我这人喜欢逛市场,喜欢串壶艺家的工作室,目的往往只有一个,看壶。看了,中意的买来玩。如果只是以壶玩壶,那眼界也就不是很远。真的玩壶者玩出就是兴趣与意境,在这兴趣与意境中玩出有意义的人生,我说过品茶品人生,养壶养幸福。更重要的是玩出一种文化,使之形成一种文字,让人通过读文章更加懂得壶小乾坤大,壶中有内涵。

我研究过不少古人是怎样玩壶的,比如玩出名气的陈曼生、吴昌硕、龚心钊等。陈曼生是诗人、书画家,但他也是个壶艺玩家,结果玩出“曼生十八式",流传至今。去年一把曼生壶拍了1449万元,这把壶是龚心钊收藏的。瘦木盒上有题识,盒内还有介绍壶的文字及鉴赏印。龚心钊在光绪年间任翰林院编修,后出任加拿大总领事。从他对壶的包装盒到介绍的文字及鉴赏印的讲究,就知道龚心钊玩壶的用心。

这种玩法应是“红花还要绿叶配”。大多壶艺制作者对壶盒的要求都很低,为的是节约成本,这也理解,但作为真正的玩壶者,如收到一把好壶,就会知道“人要衣装,菩萨要金装”的道理。一把有价值,值得玩的壶,还需要配上一个精致而有收藏价值的盒子,还要配一个与壶相宜而又能衬托壶的壶托。

去北京,我喜欢往潘家园跑,主要是寻找壶托,我在潘家园买过不少壶托,把壶放在这壶托上,自然有趣而高雅。在潘家园,我看到那琳琅满目的手饰盒,做工非常精细,且都是手工的,用木榫,看不到钉子与沾合剂,且木质优,有大红酸枝的、大叶紫檀、小叶紫檀的,形状各异。我挑了一大一小买回家,然后与老板加了微信。我问老板能不能按照我设计的尺码加工,他问装什么?我说装壶,他感到诧异,人家装的是贵重手饰,你的壶那么值钱?但做生意的人有钱赚就行,装什么并不重要,他笑着说这没有什么问题。回到家,我拿出了几把壶试装,第二天把尺码与要求告诉了他,并告诉他盖子改成推拉式,这样就更加精密。由于精密,如果不告诉人,大多人不知道从哪里打开。我送了一把壶给一位壶艺研究的朋友,就是用这种盒子装的,他左瞧瞧,右瞧瞧,试着打开却没有打开,想了又想,就是打不开。

说到壶托就更有意思,在我家壶托有木头的、砚石的、玛脑的、陶瓷的……一次我去一家木雕厂,看到木雕师傅在雕一个小玩艺,我问这是做什么用的?他说是放小古董的。雕一个这样的底座需要几个工,他说要四个,他看我不相信的样子,就告诉我这三只脚不是沾上去的,是挖出来的。其实我知道,人家古董成百上千万,用这样的底托就算不了贵。于是我去成品室买了几个,这可是壶的“绝配”。朋友来我家,看到这玩艺儿爱不释手,我说送他一个,他听我说这样一个小玩艺需要一位雕匠花四天的时间来雕,他说太贵重了,没拿走。

为了一个壶托,我常常是绞尽脑汁。比如我收藏了章燕明大师的《情侣舞》,我叫一位木雕大师用长26cm,高15cm,宽15cm的一座完整的红木来雕,底部四只脚必须是挖出来的,雕出的图案是龙凤飞舞,祥云袅袅。他听后说,你这是“豆腐花肉价”,从来没听说过一把壶要如此好的底座。我笑着说,这就是玩壶者的心境。他用了10多天的时间来精雕细琢,还说没见过如此玩壶的人。

我设计了一把《清溪一叶舟》,给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老安顺”第五代传人去做,他是中国手拉坯朱泥壶第一人章燕明之子,壶是根据古诗来创作的。

这是作品《清溪一叶舟》的解读: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一个梦,童年更是一首诗……《清溪一叶舟》唤起了童年记忆,小时候我们在田野碰到下雨,便会摘一朵荷叶盖在头上遮雨。然而,作品《清溪一叶舟》的盖子是一朵荷叶,壶身如婀娜多姿的少女。看了此壶,自然让人想起赵孟頫的诗句“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赵孟頫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也是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用他的诗来创作壶艺作品就更加别有神韵。诗中全然写景,无一句写情,然而读后却使人满心意绪,有出尘之感。而壶的画面蕴涵着这种诗意:清澈的溪水之中飘荡着一叶小舟,美丽纯洁的农家少女唱着渔家歌谣,歌声飞入荷花丛中,惊起了一群栖息的水鸟,突然风雨欲来,采莲少女从容不迫地采下一茎绿荷叶戴在头上作雨具,返舟归家。

为了配此壶的底座,我请家乡的木雕大师上官国琴来雕,用高16cm,直径26Cm的圆柱式的樟木来雕,图案是"荷花丛中鲤鱼跃";另外一个是长16cm,高8Cm,图案是"荷花丛中船儿走”,要雕得栩栩如生,这难度实在太大,但上官国琴还真雕得栩栩如生,把壶放上去,诗意浓浓,形象生动,让人叹为观止。

这就是我这个玩壶者玩出的一点心得。一位也是玩壶的朋友说,你这样全方位地玩,可说是前无古人啊!我赶紧抱拳说,哪里哪里,我不过是玩了些新花样而已。

请关注洪巧俊的“巧哥说壶谈艺”(hqj15678),"巧哥有话讲"(hqj7815),文风不变,只为苍生说人话,也敬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