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人民时评“如此下场,谁还敢实名举报呢?”的现实意义!
(2019-06-18 09:57:41)重温人民时评“如此下场,谁还敢实名举报呢?”的现实意义!
文/洪巧俊
石飞老师是著名的寓言家,他的寓言风趣幽默,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比如昨天刊登的《大楼下小楼》,讲的是建办公大楼的同时,猪局长家也在搞基建,3层小楼,都是熊老板施工。猪局长对马处长说:“我把话说在明处,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我的私家建设,绝对不能占公家一砖一瓦、一沙一石的便宜!”但办公大楼竣工了,熊老板找马处长审核工程决算。马处长一看明细表,吓了一大跳,连连摇头,说:“你这个决算,我不能签字。”因为超出预算太多。结果,两个不欢而散。不一会儿,猪局长来了电话:“我说老马呀,对熊老板的决算,你就不要细抠了,施工企业也不容易。”但马处长不卖猪局长的帐。“第二天上午,猪局长的秘书给马处长送来一份加盖了大红官印的公函。公函说,棕马身体无法胜任本职工作,自即日起,令其离岗休养,其原来的工作由秘书处接管。一周后,熊老板邂逅棕马,冷嘲热讽道:‘马下岗,别来无恙乎?我的决算,你还审不审呀?工程款早就转到我的账上了!’”
这就是不听从领导负出的代价,你不审有人审,还得下岗。巧哥想,猪局长是个贪官,不知被称为老马识途的马处长会不会举报猪局长?石飞老师没有写,举报同样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甚至更惨重。
前天,那个叫“副监事晓彭”的公号又发了一文“你没有实名举报过,你总以为这个世界是讲道理的”,其实没举报过,我们也知道举报领导的风险,即使你有证据证明领导违法乱纪,但不一定就能掀翻这个领导。彭博
其实每次的热点舆情大都如此,热一阵后即冷,人们不再那么关注。于是那些领导都聪明了,不与你怼,尽量冷处理,冷了下去,就不会再热下去,人们不会再追踪下去。说不定这个热点刚到热潮,又一个吸人眼球的热点又来了。那些大v们又去追踪这个了。我们如果不去穷追猛打,很多时是虎头蛇尾,而得不到真相,那些违法乱纪的人也不得应有的惩罚。
这应是一个知识分子该有的品质和底线,但你守住底线,那些人却用流氓手段对付你,你又怎能招架得住?比如有一个违法乱纪的领导拘留撤职后仍然能领取薪水,而举报违法犯罪的正义之人,却无法上班,十多年在外漂泊。再比如那个“王者不能归来”,举报后成了监守自盗者。再比如一网络大v用微信公众号实名举报一省部级领导,几天后举报者进了监狱。那么举报者举报的是不是事实,至今也不见真相,有关部门也没有回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不了了之。
“有些贪官也不知听谁说的,凡是匿名举报,纪检和政法机关一般不予理睬,而实名举报,早晚得被人知道,举报人就没有好下场。所以,贪官干起坏事来肆无忌惮,无所畏惧,并以此时时威胁举报人。"这是多年前人民网刊登的“人民时评”《如此下场,谁还敢实名举报呢?》。该文说,实名举报者是大丈夫做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豁出去了,举报内容当然更受重视,“出水要见两腿泥”,承办部门对实名举报人是要有所交待的。可是,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挺身而出,敢作敢为,同坏人进行坚决斗争的实名举报人,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医院外科医生肖启伟,举报县医院泛滥成灾的药品回扣问题。举报不但没有结果,材料反而转到院方手中。最后要求他内退,而院里唯一支持他举报的科室主任也被免了职。这就是实名举报的遭遇!
该时评最后说,这是肖医生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倘若让这种泾渭不分、是非不明的颠倒现象普遍化、正常化,那谁还愿意挺身而出、大胆举报呢?谁还愿意洁身自好、廉洁奉公呢?谁还怕举报呢?
这个问得好,问题是这个该问谁呢?
不过,今天重温这篇“人民时评”,也是很有必要的。
要第一时间看巧哥犀利文请关注公号:“巧哥有话讲”(hqj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