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到你”,是不是找到了崔永元?

(2018-10-16 15:10:29)

洪巧俊


前晚,一家人看了一场电影,片名叫《找到你》。

这个电影,不少观众首先想到的是李捷和孙芳这两位女主角,她们有着天壤之别:

李捷是大律师,都市女性,有钱,有工作,有社会地位,外表光鲜亮丽。

孙芳则是是农村妇女,没文化,没钱,没地位,土里土气。

但他们又有非常相似的地方——老公都靠不住,需要独自抚养女儿。

这个“独自”而让她们走到了一起,孙芳成了李捷家的保姆。

她们内心的矛盾与决裂,其实是一种阶级的对立。


当孙芳抱着李捷的女儿逃走,在船头上李捷乞求孙芳并忏悔时,这应是向一个底层草民的忏悔。


影片主要是讲三个母亲的故事,也是讲三个阶层的故事,富豪、中产、穷人的故事。


《找到你》具有现实主义,我最想谈的是孙芳这个人物,因为她是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人。

孙芳没钱给得了绝症的孩子治病,老公还是个家暴男,完全不管孩子死活,为了拯救孩子她卖身、卖血、甚至想卖器官,可以付出一切。

多年前,我写过《做救助报道的困惑》一文:

记得一年多以前,一位女士得了癌症,丈夫和女儿都离她而去,躺在病房的她感到孤独和绝望。住院治疗要钱,可她没有钱,于是打电话向我们求助。我们报道了,可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她每天打电话来,说要继续呼吁。我们对她很同情,却无能为力。毕竟,新闻也要讲究新闻规律,刊登求助的多了,效果不好,反遭读者质疑。她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她到了癌症晚期,再多的钱也只是多延续几天生命。
  这让我们再次感到困惑了,不知如何去面对。这种救助对生命还是没有保障的,因为当生命危在旦夕,需要及时抢救,没有钱医院都能及时抢救吗?有的重病是不能拖的,等到我们报道了,热心人捐款了,病人也可能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结果钱花了,人也走了,这是多么悲痛的事。

每次在报社接到救助电话,我们都感到很焦虑,报道还是不报道,需要做出艰难抉择。这种抉择,不但让我们深感困惑,而且让我们心生伤痛。
  我们需要做个案的报道,但我们更要呼吁制度性保障,那就是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老百姓生了大病,应该由医保社保来承担,承担不了全部,至少也应该是大头。不能一人生病,全家受穷;也不能把救治大病患者的责任,全交给媒体和人们的善心。(2012年11月1日《新华毎日电讯》)


孙芳的境遇与这位得了癌症的女士,有很多相似之处。

平民是生不起大病的,“一人大病,全家人受穷。”没钱治病,就可能是等死。


这也让我再次想起电影《我不是药神》,揭露的就是看不起病,没钱就等死。


《找到你》由冯小刚监制,华谊兄弟出品,这让巧哥再次想到了崔永元,想到了范冰冰的“阴阳合同”,以及她四天赚6000万和后来的罚款8.83亿,还有崔永远那一抽屉的“证据”,每一个证据,只要“找到你”,都可能是一笔巨款……


“找到你”似乎是找到了崔永元,崔永元又找到了范冰冰,抛出了“阴阳合同”。

那么,还有多少个类似范冰冰的还没找到?


崔永元“不能退”,有关部门就更不能退,怎么就不让范冰冰“拔出萝卜带出泥”?


试问一个范冰冰的8.83亿可以救穷人多少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