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发明“排石床”救妻也是功德

(2015-04-13 19:54:54)
标签:

情感

农民发明“排石床”救妻也是功德

洪巧俊

几年前,我在西安大雁塔恰遇一位高僧,他正在讲功德课。他说,功德不是你在寺庙里的功德箱投多少钱,功德其实就在你身边,比如孝敬父母,家庭和睦,有钱给点你的穷亲戚,多帮助你身边的人,这就是最大的功德。这些朴实的观点,却道出了大道理,假如每个人都能尽力帮助身边的人,这个社会显然会更加和谐和美好。

我曾认识一位老板,资产几千万元,自己开百万的豪车,哥哥却住在潮湿低矮的屋子里,姐姐生重病向他借钱,他给了2000元……最后他众叛亲离,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在骂他。他对身边的人极其吝啬,但在外面捐赠却非常大方,不过这些捐赠给他带来了荣誉和光环。在我看来,这种捐赠是功利性的,它没有功德可言。一个连亲骨肉都不帮助的人,还有什么功德心?

讲这些,是看了江西农民自制“排石床”救生病妻子,获得国家专利报道的一些感悟。报道说, 1993年,鄱阳县饶埠镇畲塘村农民朱清华妻子患左肾结石,做了取石手术后,因恶化严重至衰竭被迫切除左肾。时隔7年,朱清华妻子右肾又发现结石,在用药排石已经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医生给出让患者倒立的治疗方案。但朱清华妻子体弱,根本无法倒立。朱清华突发奇想,利用自己多年来自学的农机知识,白天劳作时研究、构思,晚上回家制作,终于发明制作出可360度旋转倒立的“排石床”,并成功帮助妻子排出右肾内的结石,身体得到康复。朱清华发明的“排石床”装置于201411月获得国家专利。( 4月13新华网)

朱清华发明“排石床”,不仅使自己的妻子身体得到康复,而且为其他肾结石患者提供了福音。该报道引来诸多评论,有网友说,“把人都逼成发明家了”,也有网友说,“讽刺啊!国家养那么多院士吃干饭去了?”更多的网友说这是真爱。

这是真爱!是爱激发了创造。为了减少妻子的痛苦,延续她的生命,朱清华发明了“排石床”。试想,如果没有功德心,朱清华能对病妻不离不弃,发明这 “排石床”吗?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现实中有不少人,就是如此自私缺失功德心,比如《平顶山日报》报道,家住鲁山县四棵树乡柴沟村的王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她和丈夫本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可自从她今年4月份在怀孕期间身患重病后,丈夫李某先是对她不管不问,继而全家“人间蒸发”;还有长阳土家族自治区磨市镇42岁村民患重病,其妻子儿女却在危难时离他而去;去年4月《重庆晨报》报道,一位幼儿患重病,父亲却离去,把责任全推给妻子……这样的事例现实中举不胜举。

 “至诚谓功,至善谓德,是谓功德”。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朱清华对妻子始终不离不弃,那永恒的爱,使他终于发明了可治疗妻子肾结石的“排石床”。在不少人看来,爱自己的家人这是应该的,谈不上什么功德,这是对功德的误解。其实爱自己的家人,帮助身边的人,就是最好功德。假如前面讲的老板,能爱自己家的人,帮助身边的人,他有能力改变很多身边人的命运。媒体报道,新余“熊氏四兄弟”捐资3600万为家乡建72套别墅,帮助村民发家致富,之后还成立了熊坑村“居家养老基金会”,建有颐养之家食堂,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一天三餐免费用餐。“熊氏四兄弟”的功德心,改变了村容村貌,让全村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假如富豪们都能像“熊氏四兄弟”那样,还会有哪么多看不起病、读不起书,甚至流离失所的穷人吗?

    

要看洪巧俊更多精彩而犀利的文请关注洪巧俊微信公众号“hqj1578”,或扫下面的二维码

揭密章燕明大师作品的收藏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