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烧烧烧!中储粮烧粮,中储棉烧棉

(2013-07-04 13:21:26)

 烧烧烧!中储粮烧粮,中储棉烧棉 

 

 洪巧俊

烧烧烧!中储粮烧粮,中储棉烧棉,“中储”不能成为重大火灾的代名词。

我这样说,是一个月前中储粮发生火灾,一个月后中储棉又发生火灾。中储粮直属库发生火灾是配电箱出问题,中储棉储库发生火灾是雷击的。咱们中国人就是高智商,比那些蓝眼睛、黑皮肤的人都要聪明,每次重大事故的发生,总能找到“替死鬼”为自己开脱责任。难怪网友要,让神仙为你们背黑锅,你就不怕雷公电母把你劈了?

“中储”两起火灾事故都是过火面积大,损失惨重,且有共同的特点:火势强、风势大,所以才烧得如此惨重!最好说一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更好推脱责任。

中储粮火灾发生在 531,地址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中储粮直属库,78个露天储粮囤、4.7万吨粮食过火,明火暗火整整烧了二十多个小时,直接损失近亿元。面对公众对于原因的质疑,粮库副主任罗洪权称,火灾也许是一种意外,因为风太大。(6月2《都市快报》)

中储棉发生火灾是71日,地址是山西侯马代储库。中储棉侯马代储库共有10座棉库,库存约3.6万吨棉花,其中露天垛堆放约1.7万吨。火情由露天垛堆而起,波及4座棉库,过火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初步估计,损失约有2.46万吨,损失3亿元。报道说是因火势、风势大,基本燃烧殆尽。(7月4《人民日报》)

中储粮火灾的结局是定性于意外事故。配电箱出问题是意外事故,那雷击就更是意外事故了。百度百科对意外事故是如此解释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尽管行为人的行为已造成损害结果,但行为人在主观上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如果意外事故认定为犯罪,则堕入“客观归罪”,有悖于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的刑法要求。也就是说,只要认定为意外事故,烧得再多,那些责任人都可以放心睡大觉,“崽烧爷钱不心痛”。但是在意外事故中,伯克霍夫有个较著名的定义。伯克霍夫认为,意外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他还说,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什么样的事故。中储粮的储粮库,应是全世界最壮观的,然而,蚁穴可溃大堤,一个配电箱短路就酿成连营大火,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很显然,配电箱出问题,不是违犯人的意志的,有问题是可以检测出来的,更何况有预警系统,总不会跌落保险、短路保护、穿箱皮垫圈全都失灵了?全都失灵了那也不是违反人的意志的。所以,中储棉吃一堑长一智了,说是雷击的,这显然是突然发生的,总该是违反人的意志的吧?不过,中储棉也不要侥幸太早,有网友如此说,任何理由都能编造出来,雷击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棉裤本身属于重点防护区域,避雷设施必须完好无损,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可雷公为何不去其他地方肇事,偏偏向你们“发火”呢?中储粮把粮食烧了,中储棉把棉花了烧,财务的帐本发票是不是也会烧了大火固然可以烧掉许多痕迹,但只要认真追寻,总有一些蛛丝马迹逃不出正义的眼睛。

《南方周末》曾报道,中储棉肩负着调节棉花余缺、平衡市场供求的职能。但中储棉豪赌国内市场棉价上涨,进口20多万吨棉花。结果,国内棉价不涨反跌,致使其投机失败。新华社则据此作出保守估计,中储棉亏损在6亿元以上;大胆估计是它亏了接近10亿元,几乎赔了全部家当。如今又烧了3亿元。需要追问的是中储棉赔了和烧了农民多少血汗钱?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中储粮直属库发生火灾后,网民就说了《天下粮仓》里“火龙烧仓”的故事,这的确让人浮想联翩,联想到中央巡视组刚刚入驻中储粮,更为网民们发挥想象力增添了有力的元素。不知中央巡视组是不是也要入驻中储棉?

64我发表了《东三省接连三把大火烧出了什么?》,531,中储粮库大火4万吨粮被烧,事发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6月2,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发生油渣罐爆炸,事发辽宁大连市;6月3,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火灾,事发吉林省长春德惠市。这个6月让人锥心泣血,因为刚过几天,就发生如此三把大火,让百多人命,万吨粮食殒于一旦。

如今7月才刚刚开始,中储棉的一场大火却又把人烧得锥心泣血……

 

女秘书宦海沉浮:上位

她是女县委书记的女秘书,职位搭配本没有任何悬念。

可是,接待省府重要官员的那一夜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官路本没有过多奢求的她,开始被推向了官场的快车道,从此步入了官路的“高铁”时代,披荆斩棘,一路疾驶……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23481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