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种药品相差23倍,招标里有多少“潜规则”?

(2013-06-03 18:11:53)

同种药品相差23倍,招标里有多少“潜规则”?

   洪巧俊

中标价2元钱的葡萄糖水,竟卖出了近50元高价;湖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还有怪相,让张先生想不明白,如更昔洛韦250mg粉针,武汉长联来福制药每支中标价1.49元。而南京海辰药业更昔洛韦钠250mg粉针,每支中标价为34.17,是同种药品的23倍(63《法制日报》)

这种现象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业内人士称这种利益均沾的模式,正是药品招投标过程中的“潜规则”。政府统一招标就是为了限制这种行为,防止药价虚高,但现实情况是,被称为“天花板价”的药品最高零售价与出厂价相比,定的更是高得离谱。由此产生了同种药品差价却达23的怪现象

如今是老百姓是抱怨医院的药品价格高,而医务人员抱怨政府部门的中标价太高。由于医院的药品价格虚高,才使医院周围的药店鳞次栉比。于是不少人去医院看病,到药店去买药,因为药店的药品比医院便宜得多。我曾问在医院工作的老乡,你们医院的药品为何比对面药店的价格要贵一倍,他告诉我,医院也不想卖这么贵,但医院进的药品是通过政府部门统一招标的,进来的药本来就这么高,再加价10%-15%,不就更高了吗?药店可以去厂家直接进药,但医院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统一招标。药店比医院少卖钱,却仍然是暴利。如今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一些有医术的私人诊所没有不发财的,患者排队去看病,之因是收费便宜,去公立医院治个感冒几百元,到这里来才几十元。

央视记者曾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发现,一些常用的药品中标价比出厂价高很多。记者随机选取20种常用药品,结果发现这些药品从出厂到医院中间利润都超过了500%。多位医药行业人士反映,药品的超高利润在业内绝非个别现象。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些药品产品价格目录,涉及上百家药厂的上万种药品的出厂价和医院零售价。比如,天药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毫升4毫克的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出厂价为每支0.52元,中标价为16元,医院零售价为18.4元,中间利润超过3400%(3438%);山东方明药业生产的规格为2毫升20毫克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厂价为每支0.32元,中标价为18.49元,医院零售价为21.26元,中间利润竟然高达6500%以上。产生如此畸形的现象,是因为遵循了行业“潜规则”。

不可理喻的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其目的就是有效遏制采购过程中的不正之风,降低了药品流通成本,同时方便了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监控,让虚高药品价格得到降低,从而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然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并没有达到这种效果,药品价格却是越来越高,令人奇怪的是出厂价几元钱的药,中标价却往往是几十元,2元钱的葡萄糖水,却卖出了50元的天价,这怎么不令人费思?

老百姓看不起病,矛头大多指向医院。难道这种让药品价格虚高再虚高的招标政府部门就没有责任?如果这种统一招标并不能遏制虚高的药品价格,仍然让老百姓看不起病,就没有必要统一招标。其实这问题并不难解决,问题是政府部门愿不愿解决,因为一旦解决就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制药厂的出厂价格,规定流通环节加价多少,医院加价多少,或者让医院直接去厂家进药。拿2元钱的葡萄糖水来说,流通环节加价200%,医院加15%的价,也不会超过10元钱,也不会卖出50元的天价。

招标里的“潜规则”是一种腐败,这种腐败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当前医患矛盾日益激化,看不起病越来越遭诟病,对这种不能遏制虚高药品,反而让医院药品价格上串的的政府统一招标,是不是该取消呢?

女秘书宦海沉浮:上位

她是女县委书记的女秘书,职位搭配本没有任何悬念。

可是,接待省府重要官员的那一夜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官路本没有过多奢求的她,开始被推向了官场的快车道,从此步入了官路的“高铁”时代,披荆斩棘,一路疾驶……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23481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