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50人聚餐应备案又一个纸上风景
(2011-12-08 17:16:26)
标签:
杂谈 |
农村50人聚餐应备案又一个纸上风景
农村婚丧嫁娶有摆席聚餐的传统习俗。拿我的家乡来说,结婚除了亲朋好友,一般家族的人都会送贺礼,且是一家人去聚餐,可以说少也有10桌80人以上,老人去世了,聚餐的人就更多,全村100多户只要两家没有隔阂都会参加,按照村俗一家两人参加聚餐少也有200人。但自从我懂事起,还没有听说过聚餐中毒事件。《意见》要求今后农村集体聚餐50人以上的,由办理者或承办者将菜单、举办场地、参加人数等内容提前向本村餐饮消费食品安全信息员报告,信息员做好登记,要求办理者或承办者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并报告乡镇餐饮消费食品安全工作站。工作站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必要时可请县级餐饮消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指导。笔者认为承办者向本村餐饮消费食品安全信息员报告,这个不难,但要乡镇工作站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这个就真的难做到。死人的事是时有发生的,人死了就要办丧事,这个工作站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还可能安排得过来。但结婚聚餐,不知工作站有多少人,是不是工作站人员有三头六臂,否则就没办法去现场指导。如今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一般都是春节前回家,办喜事也就在春节前后,而喜庆之日是要挑选吉日的,扎堆结婚也是常事,一个几万人乃至十几万人的乡镇,同一天办喜事聚餐的就可能是几十家,甚至几百家,几个人(有的乡镇只有一人)的工作站能指导得过来吗?
再说备案,请工作的人指导,请吃餐饭,纯朴的乡下人一定很乐意,但如果手续繁杂,还要收备案费、指导费,恐怕他们就不乐意。婚丧嫁娶本身就忙,如果备案麻烦,村民就不愿去办理,如果收钱,就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聚餐备案会不会产生吃卡拿现象?在我看来,要求办理者或承办者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也是多此一举,那个人喜欢办喜事出问题,就是有意外也不是承诺就能避免的。
要防止农村聚餐发生事故,要多宣传有关预防知识,尤其是要加强饮事员培训上岗。当前,农村婚丧嫁娶摆席聚餐,大都是承包给人,双方协议一桌多少钱工钱,桌凳碗筷锅灶由承包者负责,其他的由承办者提供。所以说,聚餐应备案的规定在乡村难以实施,难以有效果。
围墙外的情感沼泽:爱的掠夺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73225.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