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奶牛设祭台请法师是一场悲情诉求

(2011-09-06 21:09:55)
标签:

杂谈

给奶牛设祭台请法师是一场悲情诉求

      洪巧俊

挂挽联,设祭台,读祭文,还有和尚念经文,并为之做法事祈祷……被隆重祭奠者,竟然不是人,而是牛!这场看似咄咄怪事的场面,竟是河南漯河市召陵镇农户为为奶牛设灵棚开追悼会的场面。 (201196日《大河报》

设灵棚为饿死的奶牛开追悼会,这是奶农的独创,展示了他们的智慧,但却是当地镇政府逼出来的“智慧”。报道说,因为召陵镇政府截留扶持资金,致奶牛被饿死。这个灵场还真的隆重,灵棚之下,一头挂着“我被饿死了”白纸条的奶牛模型前,摆放着祭品、烧纸并点燃着2只白色蜡烛,人们肃穆地哀悼奶牛,同时为饿死奶牛做法事,告慰在天之灵。

农民质朴、憨厚,但也有狡黠的时候。看看这幅挽联:“魂飞魄散无处伸冤,牛嘴夺食命丧漯河”,横批:“人牛情未了”。写得多么意味深长,且切中要害,让人顿生悲情,痛责那些截留扶持资金的镇干部,岂能在牛嘴里夺粮?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农民式的狡黠”。再说,牛也是生命,何况它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为的是人类的营养和健康。如果真如发帖所说,省里给230头奶牛下拨60万元扶持资金,漯河市召陵镇却截留挪用30万元,导致70头奶牛相继死亡,40多吨牛奶变质,那不是悲情又是什么,有几个奶户经得起如此折腾? 

召陵镇政府一负责人针对农民为奶牛设灵棚开追悼会说:“这是一场策划和闹剧,目的是想让更多人关注,把事情搞大!”这话我相信,因为之前也有类似的策划,一个农民因妻子7年前出车祸瘫痪,法院判肇事司机赔款4.8万元,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执行,两口子几近讨口为生。求助媒体和有关部门,效果甚微。于是有位叫肖道成的人出了一个主意,让男人拖着瘫痪的妻子沿街叫卖判决书,称按判决金额一半收钱。此招一出,媒体哪能不接招,轰动效应非常好,有关部门哪能不过问?《华西都市报》报道,郑州一百多名民工举着写有“民工维权记者新闻发布会”的条幅,向工作在大厦里的广厦建设集团河南分公司讨要拖欠几个月的工资,同样引起关注。

可我想,这些农民总不是吃饱了撑的,没处消化,非要穷折腾?漯河市召陵镇农户设祭台、请法师那是要自掏腰包的,难道是钱多得无处花?显然不是。他们策划这场闹剧,目的当然是引起媒体的关注,把事情搞大。也只有把事情搞大了,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才能解决问题。这位镇政府的负责人不知想过没有,农民为什么要把事情闹大,显然是他们合理的诉求得不到解决。或许他们已经向有关部门反映了,也上访了,就是杳无音信,得不到解决,所以他们在无奈中来这悲情的招数。

农民给奶牛设灵棚开追悼会,无疑是为了诉求,但这场诉求却是悲情和无奈的,至少说明他们的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可以说,当社会不能为公民保证公平正义,不能提供充足的表达渠道,甚至利益诉求的正规渠道被淤塞,那么,偏方必然显灵,类似于漯河的设灵棚为奶牛开追悼会的事情就还会继续出现。政府部门不应只是指责人家“把事情搞大”,而应真正解决农民话语权的弱势地位,从而形成一套制度化的程序,提供高效率的维权渠道。这样,农民才不再绞尽脑汁,想出那些充满智慧的招数来维权。

一群女人充当了男人生命途中的驿 站——小三人生故事。

这是小树丫长篇小说《驿站》链结: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73225.html?k=ad60f87aefe624c902243df2e661194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