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实验染怪病,谁为大学生的生命健康负责? 
 
新学期开始了,大学生都返校了。尤其是大三学生更加忙碌,有的准备考研,有的准备找工作,但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27名大三学生,由于在做“羊活体解剖学实验” 中患上了一种名为布鲁氏菌病的乙类传染病,从而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2011年9月4日《广州日报》)
这本是不该发生的实验事故,但还是发生了。专家说,布鲁氏菌病危害较大,“此病菌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引起脑膜炎等并发症,侵蚀骨骼,引起骨骼损伤,甚至让患者丧失劳动能力。”这些才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一旦丧失劳动能力,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难道一生美好的生活就因这次实验而葬送?那位叫王永杰(化名)大三学生如此诉说这种症状:“关节疼痛以致行动不便,全身乏力、多汗,最严重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理,这便是我这几个月来的真实写照。”
大学实验事故并不是偶尔一二次,而是频频发生。广东工业大学化工实验室曾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2人重伤3人轻伤;去年10月23日,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5人受伤,12月28日,清华大学实验室发生事故致4人伤;今年4月14日,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实验物料时发生爆炸,3名学生受伤……如此频繁发生实验事故应是很不正常的。问题是大学实验室频频发生事故,却没有引起大学决策层的关注,如果大学决策层重视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去做,实验事故显然就会遏制和减少。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发生的布鲁氏菌病事故是不应该发生的。实验室应是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岂能不卫生和杂乱?但这个实验室偏偏如此,所以发生这样的恶性事故也就并不奇怪。
据报道,引起布鲁氏菌感染的途径很多,包括皮肤接触(可能由于伤口),气溶胶的吸入,眼结膜感染。实验室感染的人员,基本是因为实验室条件差或是实验人员本人不注意防护。按照操作规则,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要求着装,不得穿实验室服装出进实验室。在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引水、吃东西。实验完毕后,离开实验室时必须彻底洗手,非经允许,本实验室的其他人员不得随便入内,并且有专门负责安全检查的人员。菌种和培养物应有妥善存放处,并应加锁封闭。工作完毕后,操作室内需要经过熏蒸消毒,喷雾消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若怀疑自身感染的可能,应立即服用抗菌素治疗。东北大学如果真正按照了这些操作程序,也就不可能出现如此严重的事故。一份加盖黑龙江省教育厅公章的《指导意见》是这样写的:“现就东北农大布病事故处置提出如下指导意见……通过对学生走访和现场实地调查,专家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因学校相关责任人在实验教学中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学校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也就是说,这起实验事故却是实验教学中违反规定造成的。由此,东北农业大学免去郑世民动物医学学院院长职务和魏萍动物医学学院党总支书记职务。但仅仅是免了学院领导的职务,却无法免除这27名大学生的病痛和心灵的伤害。
在实验中,要做到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师生的健康,实验室应该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安全防卫制度等。但就从目前来看,有些学校只注重实验教学,而忽略了安全防卫工作。可以说,在一些大学的实验过程中至今边存在着事故隐患。如果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从而制订一个严格按照程序去实验的制度,仅仅是免了他们职务,还是难以遏制事故的发生。
27名20岁出头的大学生,正是风华正茂时,可因为实验时染上这种怪病,关节疼痛,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尽管校方表示愿意承担治疗的全部费用,并“将根据患病学生三个疗程结束后的治疗结果,尽快拿出赔偿等善后问题的解决方案”;但让这些大学生惊恐的是,此病有可能久治不愈。“十数年寒窗苦,一病全作废”。如果真是如此,谁又能为这27位大学生的未来负责?
 
一群女人充当了男人生命途中的驿 站——小三人生故事。
这是小树丫长篇小说《驿站》链结: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73225.html?k=ad60f87aefe624c902243df2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