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体”是官员“失语” ?
(2011-08-03 17:52:11)
标签:
杂谈 |
“恭喜体”是官员“失语” ?
从小就听过村里流传的笑话,说村里有一个傻子对娘说,东边人家好热闹,敲锣打鼓放鞭炮,我要去玩,傻子娘说,这是人家结婚,去了要拱手说:“恭喜!恭喜!”东边人家留傻子吃了婚宴。后来西边的人家死了人,傻子听到敲锣与放鞭炮的声音,也跑去说:“恭喜!恭喜!”结果被西边兄弟把他打得鼻青脸肿。
想起这个故事,是有现实版的“恭喜体”,当然说这话人不再是傻子,而是被称为父母官的政府官员。报道说姚携炜为救跳轨者而英勇牺牲,增城市公安、消防,新塘镇政府及当地街道等多个部门登门慰问其家人,一名政府官员递上慰问金,握着姚携炜父亲的手说:“恭喜你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听到这话,姚携炜的父亲愣住了,半天没有说话。(8月3日央视网、《钱江晚报》)
愣了,之后是无语,其实是一种沉默的愤慨,只是英雄的父亲有涵养,没有表露出来。一个被党教育多年的干部,面对痛失儿子、悲痛万分的父亲,却说出如此雷言,这就难怪有网友说“讲话没经过大脑”、“不会说人话”……其实此话不是没有经过大脑,也不是失语,在我看来,这是一句官场上的政治术语,过去英雄牺牲了,不总是教导我们要为之而感到骄傲吗?
有人说,官员说“恭喜你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暴露出官员文化素养的缺失,应变能力的缺失,民生关怀之心的缺失。前面两种缺失我都不赞同。任何人进入官场,当了领导之后都会有一副好口才,不断地学习再学习,不断地开会交流,不断地作报告,也就百炼成钢,之后便是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讲什么都头头是道。他们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存在缺失文化素养和应变能力。官员久经锻炼,公共场合讲话喜欢深思熟虑、嚼文咬字,官员一般是不会说错话的。大多官员不仅慎言,而且讲究讲话艺术,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影响自己的仕途。说官员民生关怀之心缺失,这点我赞同,如果能换位思考,把自己换成失子悲痛的英雄之父,显然就不会说“恭喜”。
那么,“恭喜你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错了吗?意义并没有错,从官员的角度来讲,当地出来了一个英雄,就应该值得恭喜,过去不是出了矿难,出了洪灾之后,不总是要开一个总结表彰会,表彰那些英勇救人的英雄,英雄戴着大红花登台领奖,不也有领导说恭喜获奖吗?其实很多灾难是人祸,但用隆重的表彰会,大张旗鼓来宣传先进事迹,就能掩盖失误和悲伤。官员不但不会被问责,还有可能被提升。这就是官员总喜欢封杀负面新闻,不喜欢报道灾难,多报道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的真正原因,也是“恭喜”成病态、成常态的根源。
一句“恭喜你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为何引起如此强烈的愤怒来?如果改为“感谢你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会有如此强烈的愤怒吗?我看没有。作为官员,他的思维总是与政治术语紧密结合,一个家庭能培养出英雄来,难道不值得恭喜?其实官员的这种思维,也是“官场话语体系”的一种体现。譬如,每当会议开始和结束,主持人都会说这次会议很重要,每当主要领导作完报告,领导的讲话都是高瞻远瞩,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官场流行的有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时髦的新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等。这种官场话语体系都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在漫长过程中,不断演进的结果。其实这种“恭喜体”同样是这种话语体系中的一种暗疾,早已成为衍续成习的病态。这种“官场话语体系”不改变,缺失人文关怀、民生之心的“恭喜体”语言就还会出现。
一群女人充当了男人生命途中的驿 站——小三人生故事。
这是小树丫长篇小说《驿站》链结: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73225.html?k=ad60f87aefe624c902243d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