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益链不斩断公路乱罚款则无度

(2011-05-12 22:42:23)
标签:

杂谈

利益链不斩断公路乱罚款则无度

    •洪巧俊

中国的汽车拥有量是世界第一,这个“第一”却给执法部门和当地财政带来了丰厚的利益。512日《新京报》报道,维权大货车司机称,公路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现象严重,全国每年罚款可达4000亿元。采访得知,大货司机每天在公路上最少被罚款100元。黑龙江一运管站长酒后透露内幕称,公路罚款与政府财政四六分成,政府留4成,返回基层执法部门6成。

“清晨我开车在高速路上,看那收费站披着霞光,像一只老虎张开大嘴,等着送上门来的车辆。黄昏我开车在回家路上,盼望收入能供养爹娘,一张张罚款接踵而来,可怜这一天又是白忙……”(网友语)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共有14万公里收费公路,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世界银行专门发布的一份有关我国高速公路的研究报告说,高速公路通行费全球最高,而通行费的可承受性全球最低。公路收费重,罚款又多,这早已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河南农民套用军车牌照拉沙,8个月挣了20万,逃掉的过路费却高达368万。媒体曝光的三大暴利行业路桥收费竟然名列榜首。而公路罚款就更加令人咋舌,报道说货车几乎每天遭罚款,一个月要罚款5000元。

乱罚款显然是公权力无制约。这种无制约,说到底还是利益链的问题,由于罚来的款是和当地政府按比例分成,当地政府明知是滥用职权多罚款,却是睁一只眼闭只眼,甚至充当保护伞。有的地方政府不但不拨给执法部门办案经费,而且下任务要他们去创收;有的地方政府却把罚款作为地方财政的“支柱产业”,采取多罚多奖励,执法工作人员的绩效与罚款额成正比。黑龙江一运管站长的酒后真言,说明了执法部门得“大头”,更能刺激他们滥用职权多罚款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返回基层执法部门的“大头”,是发工资、用于办公,还是用于吃喝,或者被私分?

公路乱罚款应是一种恶,因为它造成的不仅仅是物流不畅,且造成了物价持高,民生维艰。越来越高的油价、道路收费与越来越多的罚款,成为物流公司的沉重负担。由于运费贵,菜贩不愿运蔬菜,使得包心菜、油麦菜、芹菜、卷心菜等蔬菜的价格全都跌得惨不忍睹。菜农韩进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原因是种了6亩菜,亏了一万多元。这难道不是罪恶?知名评论家十年砍柴说过:“公权无制约,则罪恶无底线。

的确如此。执法是为了社会整体利益,而罚款是为了地方财政和执法者个人的利益,因为执法者可以自己直接得利,增加看得见的收入,从而助长了他们乱罚款。于是执法者偏离了执法,而是千方百计去罚款,只要肯交钱,处置可从轻、可免责。尽管《行政处罚法》要求地方财政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执法部门返还罚款,但在私利面前,一些像黑龙江林甸县这样的地方依然置国法于不顾。公路治理已历时十七载,为何越治乱罚款现象越严重?毫无疑问是利益链的问题。可以说,不彻底切断地方财政和基层执法部门与罚款之间的利益纽带,这种恶就无尽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过高的物流成本导致商品价格畸高,从而推动了物价的不断上涨。中国的物价高企,物流成本是第一推手。要降低物价,即要治理收费路桥,又要坚决斩断乱罚款中的利益纽带。

洪巧俊的文章:
历史深处的凄凉与现实的悲哀
http://blog.ifeng.com/article/6742131.html
论邓贵大的死掉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705891.html
“资源共享”与“情妇共用”是一个新课题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67520.html
著名WU出版社给写“性爱日记”局长的一封信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440644.html
韩寒是中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叛徒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435309.html
周久耕给社会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462411.html
有多少富翁是以黑恶暴富的?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37184.html
4000名贪官为何能从容外逃?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99480.html
一个“太监化”的社会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9605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