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农”后代拿什么进入“拼爹时代”?
•洪巧俊
“拼爹游戏”这个流行语就这样进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确,在流行“拼爹游戏”的现实语境中,“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仍然是极富生命力的潜规则。但是那个时代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考上了大学还能端上“铁饭碗”。如今农民的孩子拿什么进入“拼爹时代”?老爹要权没权,要钱没钱,天天只知道埋头求土的人,即使去求人,也找不着庙门。
忽如一夜春风来,拼爹评论满天开。9月3日“拼爹游戏”的评论在媒体上扎堆,《拼爹游戏背后是一个强大关系社会》、《公车送新生玩的是“拼爹游戏”》、《
“拼爹游戏”是另一种“马太效应”》、《拼爹游戏
一场无法打捞的人生苍凉》……,不过这些评论大都没有忘记一个“贫农”的后代(有人称之于“贫二代”)张一男,因为她的是写评论文章“拼爹游戏”的最好例证。尽管张一男“一夜走红”,但时至今天,她仍然无法进入“拼爹游戏”圈,因为红薯不能成为入场券。
张一男成了新闻人物,不是她的幸运,而是她这个“贫二代”的尴尬求职经历事件构成了新闻价值。她七次在应聘简历的“家庭经济状况”栏选择了空白。这个浙江大学2006级的理科毕业生,正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年度job
hunting(找工作)。“见过的人民币从不超过10张,家庭收入怎么写?”张一男反问。她来自福建贫困农村,红薯是她年少记忆里的主食。事实上,她最担心的是,贫困的家庭状况是否会成为就业应聘中的绊脚石。几乎所有就业信息网的应聘系统中,都设置了“家庭收入”这一条目。(9月2日《中国青年报》)
如今又在风行“出身论”?这个“出身论”就是以家庭收入来划分的。计划经济年代是以阶级斗争为刚,地富反坏佑是斗争的对象,招工、上大学、参军,是以家庭出身为标准的,所以“家庭成份”一栏是必填的;如今是市场经济,经济收入却是衡量的标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老爹有权,不愁没钱,那些被查处的贪官贪污受贿千万也不稀奇,今年查处的几个大贪官,如文强、陈同海贪污受贿都是过亿。
“社会本来就是资源重组,应聘者的家庭关系若有益于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何乐而不为。”人家以“出身论”来衡量应骋的大学毕业生还这样振振有词。如果应聘者的家庭关系不能有益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都不接受他们,那么,那些没有一个“好爸爸”的孩子还能找到工作吗?如果说,大学毕业后要“拼爹”求职,那么绝大部分农民的孩子都难以找到工作,因为他们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父亲的背影。由此我想到朱自清写的《背影》,那时朱自清在北京念书,但“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如果是现在,朱自清先生也是“贫二代”,要谋生也难。
一个叫李凤峰的“贫二代”算了一笔经济帐:“打印简历105元,邮递费25元,职业套装450元,通讯费等250元。”还不包括到外地参加用人单位的考试费用。他的父母是下岗职工,家庭年收入不足5000元。而他2009年的求职花费业已相当于一年的家庭总收入。´部分“贫二代”读大学时就债台高筑,大学毕业后求职如果还要借钱,那就要债台加叠筑。
我村里的一位大学生毕业生如此对我说:“我对“资本论”独有情钟,可我父亲除了借债给我上大学,就再也没有什么资本了。”
“论”他怎样努力,人家就是拒绝他进入“拼爹游戏”场,因为他种田的老爹没有这个资本(权力和人脉关系),显然他们这些“贫农”的后代也就没有这个入场卷。可以讲,绝大部分农民的孩子没有这个资本,所以我说,“贫农”后代拿什么进入“拼爹时代”?
洪巧俊“三农”评论:
孝道承载不了农村养老之重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110164.html
中国消费率奇低源于农民的缺位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96102.html
有一种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叫学习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27789.html
当吃低保成为一种炫耀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14232.html
打工须高中,90%农民将排除在外
乡村大学生的滑辘轳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892936.html
拯救危在旦夕的中国粮食主权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757136.html
用事实告诉世界,中国仍然是穷国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607374.html
大豆“沦陷”,谁来拯救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572695.html
吃点豆腐得看外国人脸色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279214.html
谁能养活中国?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46405.html
中国准备好了粮食大幅提价吗?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36954.html
种粮利薄农田抛荒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493364.html
假如农民种粮都只为自己吃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446595.html
“地值钱我也不想种”乃中国之大事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179479.html
民以食为天,袁隆平的担心必要吗?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33516.html
中国不可一日无粮
http://hqj78.blog.sohu.com/81561622.html
刘老汉账本折射出农业困境
http://hqj78.blog.sohu.com/43709574.html
“粮食储备丰富”背后的忧虑
http://hqj78.blog.sohu.com/28278374.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