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腐败无从下手”的制度最关键 
             
•洪巧俊
   
一些人大代表经常痛批政府官员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总在抽象、空洞地谴责政府乱花钱建形象工程,审计部门每年也会刮一场揭批各部委乱花钱的风暴,为什么不在审议政府财政预算这个制度源头上就对乱花财政经费先行约束和预防性监审呢?政府乱建豪衙的钱,官员公款消费健康卡的钱,很可能就是人大代表自己在年初审查政府预算时稀里糊涂地批下去的,那些不道德、不合理、不正当的财政花销不全是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其中很多也许都经过了人大审批的合法程序。这是曹林先生在评论《别一边骂吃喝一边让吃喝财政过关》说的一段话。(3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把这段话原文引出来,是我想起前一天《南方日报》报道了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就党政机关厉行节约重申和提出了九条要求。这九条要求中就讲到了公款吃喝、公费旅游、新建办公楼等。令人关注的是要求中,有出国经费压20%、车辆费用降15%、公务接待费用削减10%等。
   
党政机关的办公经费是由财政支出的,如果要真正达到这些压缩经费的指标,就要在削减财政拨款上动真格,根据经费压缩核算出的数额,进行削减拨出,显然这笔经费就能节约下来。   
   
其实,每年的地方“两会”上,人大代表都要审议政府的预算,但匆匆的几天会议,能一项一项地审议吗?我看大都是走马观花,甚至连弄清楚也没有。如果要让代表弄清楚,至少要提前一个月把预算表发给人大代表,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调查研究,分析核算,在召开“两会”时,代表们才能真正地审议好政府预算。曹林先生说,那些不道德、不合理、不正当的财政花销不全是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其中很多也许都经过了人大审批的合法程序。这是大实话。
   
当然,有的单位就是财政削减拨出,如果不去监督核实是不是按照通知压缩了没有,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就可能“涛声依旧”,原因是有些单位有预算外资金和小资库。尤其是有小金库的单位,就是没有压缩经费,甚至规定压缩的也超支了,一般也难以察觉,其隐蔽性很强。
   
新建豪衙,这个时候不可能会有,官员都学乖了,不会顶风作案,豪华办公楼建起来了,物证也立在世人面前,官员不会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开玩笑。但要说不公款吃喝、不公费旅游恐怕就很难说,有哪个官员会在报销单上填写到某某地方旅游,在招待发票上填写招待了某某亲友,那绝对是傻蛋一个,报销有的是招数,巧立名目的报销法多得很。
   
吃喝风、公款旅游屡禁不止,也不是没有监督,而是惩罚轻,甚至根本就没有处罚。国家审计部门不是每年都刮了一场揭批各部委乱花钱的风暴,可处罚的又有几个?
   
我们审阅一下腐败发生的过程,不难看出,那就是环境问题,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约束机制。换而言之,是不健全的体制诱发了腐败。浑水才好摸鱼,谁想把水澄清,就等于断了腐败者的财路。记得在联合国任职30年的杨天全先生说过,他说联合国30年无腐败,并不是这些官员都不想,而是制度约束了,无从下手。要遏制吃喝风、公款旅游,监督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完善让“腐败无从下手”制度。
 
洪巧俊相关评论:
林嘉祥究竟是什么样的好干部?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28749.html
台州“猥亵案”记过处分其实是在猥亵公众
http://blog.phoenixtv.com/article/1923111-4.html
4000名贪官为何能从容外逃?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99480.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