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对违规网吧格杀勿论?
洪巧俊
山东一名11岁男童因为沉迷上网,被叫老管的父亲挂上“再上网吧格杀勿论”的牌子,脖子上拴着绳子,在大街上游走。其父亲边走边喊:“大家都看啊,小子不学好!”
观者无不目瞪口呆。(2008年7月16日《济南时报》)
对于孩子沉迷于网吧,许多家长感到很无奈,网吧误导了很多孩子,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有的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染上了不良习气,甚至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正因为此,不少家长、老师视网吧为洪水猛兽,甚至与毒品等量齐观。
面对沉迷网吧的孩子,家长是恨铁不成钢。有句俗语叫做:“病急乱投医”,由此,一些家长对于痴迷不悟的孩子,就往往采取过激的行为,就像这位叫老管的父亲,却给孩子挂上“再上网吧格杀勿论”的牌子,拉出去游街。老管已经给孩子挂上“再上网吧格杀勿论”的牌子,谁来给违规网吧格杀勿论?
老管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这种粗暴而又让孩子自尊受到伤害的方式,既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也不能使孩子认识到自身所犯错误的严重性,还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像小管这样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转型期,受到这样的屈辱时,反而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造成心理扭曲。
如果仅仅是老管对孩子上网吧“格杀勿论”,我想效果还是有限的,要是老管有办法,也就不至于采取如此过激的方式。所以说,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规范网吧。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是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那么,为什么还有如此之多的未成年人进网吧?网吧老板们赚得满钵金银,哪里还顾得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网友如此说,开网吧的大都有背景和靠山,有了背景和靠山就可以堂而皇之接纳未成年人,只是在集中行动的时候避避风声而已。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网吧就仍然是家长们的心病。
未成年人上网吧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媒体曾报道一位13岁男孩小航(化名)在连续上网36个小时之后,站在24层高的楼顶跳楼告别了世界,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虚幻的英雄朋友。这位少年在事发现场留下4封遗书,还留下了8万字的网络游戏笔记《守望者传》。小航曾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因长期沉溺网络游戏最终导致自杀。这个事件,引起了我们的深思,面对在网吧里游戏人生的孩子,作为家长应和孩子多沟通,多了解一些网络知识,在孩子有了上瘾苗头时及时干预。但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孩子玩网络游戏是难以避免的,既然这样,我们的社会就应趋利避害,使网络游戏的益智功能等其他有利功能,可以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能够规范整个网游产业,尽快让它纳入法制化轨道。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门,要承担起规范网吧的责任,对那些违规、允许未成年人的进入的网吧也应来个“格杀勿论”:吊销执照,罚他个倾家荡产。这样,我看就没有人敢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