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本报特约评论员洪巧俊
“加了工资,我的员工也没多高兴,说都让税收走了。”本次两会,宗庆后提出“个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建议。(据《新京报》10日报道)
宗庆后称“对个税起征点把脉很准”,但他的“把脉”只站在公司角度上,范围也在杭州。在杭州这个经济发达地区,2000元起点或许真的低了。比如中等城市房价在4000元左右,大型城市房价在10000元左右,月收入5000元在中等城市每月可以买1.25平房子,在杭州显然就买不到。但宗代表不是杭州市人大代表,而是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应站在全国的高度上,更要放眼全国的各个阶层、各个范围,而不是自己公司的职工。
宗代表提出的“个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建议,引起一片质疑声,有网友说:“月薪4999元已属高收入,不缴纳个税没有道理”;“各地经济基础不同,个税起征点不能一刀切”。其实这些质疑声并不是没有道理。
应该说,现在全国统一起征点,容易造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穷人要纳税,而内地高收入者都免税的不公平税赋。比如有的经济发达城市社会月平均工资已接近4000元,而内地一些城市社会月平均工资才还不到2000元,两地差不多相差一倍,而纳税的起征点却是一样的,这显然不公平。我在广东工作,如果月收入只有3000元,生活就不宽裕,但如果在家乡鹰潭就算是收入高的,生活也不会感到拮据。
宗代表还说,国家有意培养中产阶层。这个中产阶层是不是中产阶级?在我看来,中等收入和中产阶级是两个概念。何谓中产阶级?它指的是那些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在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阶级。但问题是社会资源究竟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现时人们仍习惯将中产阶级称为“中等收入阶层”。职业也是人们用来划分中产阶级尤其是新中产阶级的另一常规标准。
个税起征点涉及千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应该站在全国的高度通盘考虑这个问题,能不能实现因地制宜,做到相对公平,既注重局部利益,又维护国家利益,或许这才是我们代表今后思考的方向。
 
原文:
宗庆后代表,请记住你是全国人大代表!
 
 
 
  宗代表还说,国家有意培养中产阶层。这个中产阶层是不是中产阶级?在我看来,中等收入和中产阶级是两个概念。何谓中产阶级?它指的是那些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在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阶级。但问题是个社会资源究竟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现时人们仍习惯将中产阶级称为“中等收入阶层”。职业也是人们用来划分中产阶级尤其是新中产阶级的另一常规标准。有人认为中产阶级就是能住百万大房子、开品牌小汽车、穿名牌戴名表、吃遍山珍海味。中国13亿人口,有万分之一的人能达到这个水平吗?这也叫中产阶级?但也有人认为,有房子、车子、固定资产、稳定的家庭,这些都是中产阶级必不可少的。这几年中产阶级的议论是热热闹闹,试问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它究竟是个概念?宗代表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宗代表还说,部分地区城市居民比农民苦。我可以告诉宗代表,没有那个阶层会比农民更苦。在每个阶层都有穷富之分,当然那些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比城市困难居民好得多,但要说农村贫困人员比城市的贫困人员好,宗代表就不是人民的代表了,只是城里人的代表。城里的困难户还有最低生活保障线,每月可领到几百元钱,但在一些贫困地区乡村困难户,不要说每月领几百元,能领几块也就不错。宗代表难道没有看过贵州贫困山区一家人共用一双鞋、一件衣服的新闻?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