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乐老师开口就唱京剧有必要吗?

(2008-02-25 19:19:00)
标签:

杂谈

博主的话日前应媒体之约写了一条教育部将在中小校推广京剧的评论,今天又接到北京拟要求所有中小学音乐老师会唱京剧的约稿。国家教育部如此重视京剧,京剧作为北京的名片,北京市教育局能不积极响应?其实这也是中国一大特色,一大幽默。

  其实,中国人并不幽默,但政府部门制订的有些规定和标准却很“幽默”,常常让人感觉可笑,甚至要捧腹。

 

音乐老师开口就唱京剧有必要吗?
    “所有音乐老师都能开口唱京剧,这是最低标准。”这是市教委体美处副处长王军日前对记者说的。北京与一些外省市相比,推广京剧有一定优势,但几位受访的中小学校长仍表示,大面积推广京剧目前难度很大,首要的瓶颈就是师资问题。原因是“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老师根本不懂京剧。”长期以来,学校招聘音乐老师最关注的是器乐、声乐。(2008年2月25日《新京报》)
    北京拟要求所有中小学音乐老师会唱京剧,是对教育部将在中小校推广京剧的延伸,或者说是推波助澜。京剧是北京的一张名片,可以推广,但不是强迫要求每个老师都唱京剧,这样的“一刀切”,又何不是缘木求鱼?开口能唱这个最低标准其实并不低,能唱,也得唱得字正腔圆吧?要不又怎么去教学生唱京剧?难道北京的音乐老师都是京戏院校毕业的?不过我想,北京的音乐老师如果不是京剧院校毕业的这下就惨了,比如学轻音乐,或者民族乐器的老师,尤其是只会吹拉不会演唱的老师,如今要他们去唱京剧,是不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这个要求,其实与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馒头标准,一样令人可笑。如果按照北京的做法,那么山东的音乐老师必须会快书,河南的音乐老师必须会坠子,广东的老师必须会唱粤剧。但我想,如果广东要求全省音乐老师唱粤剧,潮汕四市肯定不乐意响应,因为这里的人民从小就对潮剧耳濡目染,再说潮剧也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且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5天前,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决定先试点,后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消息公开后,就引发了一番热议,网友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我也写了一篇《推京剧为“老大”削弱其它剧种的传承》,教育部在北京,喜欢京剧的官员和专家可能太多。要不,教育部就不会有“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这样拍着脑袋的决定。京剧是国粹,书法更是国粹,国画、古琴(民族音乐),试问哪个不比京剧有文化渊源,哪个不比京剧厚重?为什么不要求这些进课堂?再说,我国幅员辽阔,不少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戏曲文化传承。越剧、黄梅戏、潮剧同样脍炙人口。越剧、黄梅戏、潮剧同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同样有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是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重要资料,是当地最好的乡土教材,如果强制推广京剧,就会削弱其它古老剧种的传承。
     有评论说:“京剧文化地位的式微,不表示其民族文化代表性的失落。一些所谓挽救和推广的硬性做法,不是立意于从文化价值上去保存和完善,而是立足于受众规模的形式扩增、不合时宜地追求盛况重现,反而让民众难解其意。”要我说,难解其意不会,倒会像当初国家有关部门发布馒头标准要圆的一样,让人甚感幽默。
    其实,中国人并不幽默,但政府部门制订的有些规定和标准却很“幽默”,常常让人感觉可笑,甚至要捧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