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贱卖并非因为供过于求 |
|
|
题由:广东徐闻县的香蕉每公斤只能卖6分钱,有的蕉农拿香蕉喂猪,有的蕉农干脆让成熟的香蕉烂在蕉园里。(新闻见本报今日12版) 对于香蕉价格贱得只能拿去喂猪一事,产蕉大县徐闻县的县委副书记侯德耀说:“‘蕉癌’也罢,‘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等谣言也罢,这些都不是左右香蕉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市场供过于求是价格大跌的主因。”笔者不得不对此言嗤之以鼻。应该说,这是推卸责任的话。作为当地官员,在这个关键时刻,应担当起什么责任?应该清楚。当地农民已损失近3亿元。如果当地官员还是这样坐视不救,只认为是市场规律在作祟,蕉农的损失就会更大。 对于“蕉癌”流言,如果当地官员称职的话,早就应该采取有力措施,让谣言不攻自破,积极帮助蕉农销售香蕉。徐闻县官员的“市场供过于求”的搪塞之话,是懒政的表现。 作为“中国香蕉产业第一县”的徐闻县,香蕉应是支柱产业,也应是该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地官员应围绕推销香蕉这个大事来展开工作,总不能坐在家里等着收税而不为纳税人服务? 像徐闻县这样一个香蕉大县,当谣言来临时,当地应及时辟谣,召开新闻发布会,把吃香蕉不会致癌和香蕉无“SARS病毒”的真相告诉人们,“谣言止于公开”。但是徐闻县并没有这样做,这种“失声”,只能是让蕉农损失越来越大。 仔细分析香蕉价格的低迷,并不像徐闻县那名官员所说的是供大于求,也不是市场在左右,左右的却是谣言。从网友留言中我们知道,除香蕉盛产地之外,全国各地香蕉价都在每公斤两元以上,就是广东的省会广州香蕉也不便宜。这说明香蕉市场价并不低,也不是供大于求,怎么到了产蕉地收购价就几分钱一公斤?难道这不是谣言产生的作用?事实已经说明,谣言传出后,香蕉收购价跌到历史最低点,获利的是商人,还让进口洋香蕉赚了个盆盈钵满,苦的却是本土蕉农。 香蕉种植是个体的,他们在抵御风险上势单力薄,政府应该担当起主要责任,在信息和政策上发挥作用。只有政府改变工作作风,担当起责任,让信息对称,给农民更多的优惠政策,农民才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