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企被逼破产是地祸更是人祸

(2007-06-07 08:07:29)
 

      国企被逼破产是地祸更是人祸

     在破产之前,柳州市电器厂的产品有市场,银行贷款不到800万元,资产负债率60%,远低于75%破产警戒线。为了该厂厂区的100多亩地,主管部门提出“不换思想就换人”,电器厂被强迫破产。一家房地产公司巧妙地将它从国家划拨的工业用地改变为商业开发用地。
     因地段值钱被逼破产,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表面上看是“地祸”,其实是人祸,人为的操纵在作祟,其中的猫腻是不难看出的:一些人可以从中获取暴利。不是吗?35万元一亩的地价却变成25万元,100多亩地就是一千多万元。当然,这种做法对于当地官员来说,既能完成所谓的国企改制,又能取得政绩。因为开发房地产能拉动当地GDP,增加财政收入,官员还可以从房地商拿到好处。当然,国家资产瞬间成为房产老板赚钱的资本,老板获利就更不用说了。
     之所以说是人祸,还在于一系列操作都不透明。国企改制关闭破产必须公开透明,接受职工监督,《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也明确规定:“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但直到宣告破产前,厂方领导都不知情,更不用说职工。企业破产对职工的影响最大,他们为何自始至终却没有发言权,无庸讳言,这样暗箱操作,企业、职工与民众的合法权利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还规定,拟通过增资扩股实施改制的企业,应当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媒体或网络等公开企业改制有关情况、投资者条件等信息,择优选择投资者。但柳州市电器厂的改制并没有这样做,一切都在厂方领导“毫不知情”,职工“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改制了,更不要说到媒体公开。如果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开发商能用25万元的低价购买到这块土地?
     本来柳州市电器厂的产品有市场,资产负债率远低于破产警戒线,但为了该企业能顺利破产,政府部门却玩起了魔方,他们采取了进行“拉郎配”,资产负债率不够破产条件,那就把一个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拉进来,这样不就合乎了条件吗?为了开发商的利益,他们竟把四个国有企业改制为一个集团,厂区四合一,这样土地面积就更大了,更加有利于地产商的开发。
    这种靠卖地解决问题,且不顾国利益、职工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或政治资本的做法,是最无耻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增加新的问题,是不安定的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如果因为地值钱,政府部门就可以“玩魔方”,乱卖地的话,那当地政府部门的办公用地也就很危险,还有什么不可卖的?
     国有企业必须依法依规破产。国有企业破产改制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但在柳州官员的眼里,就没有依法这两个字。如果依法,就不可能出现这样贱卖国有土地的事情。柳州的国企破产证明,政府不能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直接拥有并经营企业,进入竞争性的领域。我们知道,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政府不能用行政命令干预资源的配置。进入竞争性领域的市场主体,都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政府官员不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政治地位和权力最大化。官员为了政绩,就会柳州的政府官员那样处心积虑,“玩魔方”、“拉郎配”,贱卖国有资产,以达到引资开发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